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 年誕生在美國。
Anna Jarvis 為了紀念她的慈母去世,在教會發動慶祝母親節日;
1913年美國總統向全國宣告,每年五月第二禮拜天為母親節。
1909 年,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當她參加完教會舉辦的母親節主日崇拜之後,杜德夫人的心裡有了很深的感觸,她心裡想著:「為什麼這個世界沒有一個紀念父親的節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時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斯馬特先生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勳標榜,他在妻子過世後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馬先生辭世之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並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後,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讚許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於是杜德夫人在 1910 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於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24 年,美國總統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1966 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佈當年 6 月第 3 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小時候瞭解浪子回頭的比喻都是傳統的解釋將焦點放在浪子身上。
那時的想法是世人有兩種人:
大兒子代表好人--是耶穌所說的法利賽人,
而浪子代表壞人--是耶穌所說的娼妓稅吏。
父親代表上帝,他的愛是永恆不變。
有關浪子的部份,他是一個只要父親產業、不要父親的人。
但是有了產業又不知珍惜。
其實我們都是小兒子,毫無節制的使用上帝賜與的產業,
破壞、污染大自然,把上帝給我們的環境損毀了。特別是氣溫變得非常奇怪。
長子的自義。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長子是奉公守法的努力工作的好人(v.25),
他不曾違背過父親的命令 。
當他得知父親重新接納弟弟,並設宴慶祝時,氣得不肯進屋裡去。
他對父親說:『這些年來為你工作…但是你這個兒子把你的財產花在娼妓身上回來,
你還為他宰小肥牛!』
大部分的基督徒都會有如大兒子一般的反應。
教會到底出了什麼差錯?
有一個人沒有想過到教會求助,我永遠忘不了她臉上一副無辜的震驚表情,
她說:『我怎麼會去那裡?我已經覺得自己很爛,教會的人只會讓我覺得自己更爛!』
一個人愈覺得自己很爛,理當更能把耶穌當成庇護所;
17世紀荷蘭有位名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
當時非常受歡迎,他靠畫畫過非常奢華的生活,
曾經累積的財富也很快的被不善理財的他揮霍殆盡,最終導致破產,回到故鄉萊頓,
他一貧如洗,家庭破碎,妻離子散。
他晚年畫作以聖經為主題,
隨著他的人生境遇從喧嘩到落寞,走向一個沈思般的內心世界,
在『浪子回頭』這幅畫裡表現的淋漓盡致。
並深深地影響到20世紀荷蘭天主教靈修神學大師
盧雲Henri J. M. Nouwen(1932-1996)。
曾任教於美國最高學府哈佛大學神學院,
研究所的所長就曾上過盧雲的課。
而這麼一個世人眼中聰明絕頂的人物,
卻在他教書、寫作事業的最高峰,放棄令人稱羨的哈佛教職,
毅然投身一個以服事智能障礙人士為宗旨的機構——「方舟團體」。
1986年至1996年在加拿大多倫多方舟團體的黎明之家擔任牧靈神父.
照顧家中的弱智人士和職員
盧雲美國聖母院大學、耶魯大學及哈佛大學之神學院任神學教授多年。
亦是著名的靈修作者,他的成就的確使不少人嚮往。
但是他尋找上主的心引導他放棄這些地位和成就,毅然與一群殘障人士生活,
在一個名為「方舟」的團體中與他們共同體驗天主的愛情。為許多人來說,
為殘障人士服務是一份義舉,在公餘的時間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愛心已是難能可貴,
但是要放棄自己的事業和成就,與他們生活,這就困難得多了。
而盧雲神父辭去他的職位、放下身份去服務殘障的兄弟,
他的這個決定可以說是今天福音比喻的寫照。也許一些人問,他是不是瘋的。
根據我們當前的世間標準,他是真正地瘋的。
許多人花費很多金錢、能力、時間、為了得到在大學教授的終身職位;而他卻與常人背道而馳。
但我們知道他是一個明智的人,他能摒棄他所擁有的,並且從頭學習與殘障人士相處,
正是因為他明白今天福音所說的明智的真義:願意為天國的緣故放棄一切。
盧雲,原籍荷蘭,著名靈修及牧養神學作家,
曾於一九八五年離開哈佛大學,在法國Trosly的「方舟團體」(L'Arche Community)生活,
等候及尋索未來的「召命」。
終於受「方舟團體」在加拿大多倫多市以北的「黎明之家」(Daybreak)邀請,
自一九八六年起為其牧者,服事家中的弱智人士及職員,直至一九九六年九月安息主懷止。
方舟團體的存在,是為了使身心障礙可以被當成人來對待,獲得作為人應有的尊嚴。
方舟團體有屬於自身的獨特呼召,
它的使命是:
(1)以仁愛寬恕、歡喜友愛的真誠,建造愛的家園。
(2)讓個人特殊天賦的使命與價值得以發展。
(3)改革社會的方式,就是選擇生活在團體內,成為希望和愛的標記。
有一年他到法國『方舟』服事心智遲緩的人。
他在那裡看到林布蘭『浪子回頭』這幅畫,
自此圖像不斷的在盧雲的腦海裡出現,影響他後半生。
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比喻中的三種角色,
起初盧雲體認自己是比喻中的小兒子,需要不斷的悔改重新回到上帝的家裡;
後來認為自己也像大兒子一樣,滿了自義,需要上帝的赦免。
有一天盧雲發現這個比喻更是要提醒他自己要像那位父親一樣,
無條件的去接納那些有需要的人,
成為父親這個角色應是基督徒一生追求的目標。
兩年後,盧雲辭教掉哈佛神學院之教職,
終其一生到「方舟」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黎明之家」全時間服事心智遲緩者。
我們在思想這個比喻時,
除了藉著小兒子及大兒子想到自己的情景,
也提醒自己學習要成為父親,
有父親一樣寬容接納的心,每位作父母的都是先經歷作兒女,
選擇自己的人生旅途,才成為父母。
這是艱辛、孤獨的歷程,盼望成為父親成為我們一生追求的目標,
也希望我們教會能夠恨惡罪卻愛罪人,對社會完全敞開。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