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09

Holy

不向權勢下拜
不因美色跌倒
不向金錢跪拜

Wednesday, July 29, 2009

2009離婚報告

離婚所造成的傷害不僅是痛苦和心碎,也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後遺症,而且可能無法因再婚而痊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報導,「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社會學家魏特(Linda Waite)表示,「失婚者受到的損害會到影響健康的程度」。

共同執筆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彭博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休斯(Mary Elizabeth Hughes)指出,離婚與喪偶者罹患心臟病、糖尿病或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機率較正常者高出20%,而不良於行的比率也高出23%,比如難以爬梯或走過1個街區。

兩位學者的報告刊登在「衛生與社會行為雜誌」(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上。
由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Aging)資助的這項研究,
比對8652名中年人的婚姻史與健康指標,結果發現,維繫婚姻生活者和失婚者的健康出現了差異。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的資料,全美將近半數婚姻以離婚收場。

魏特說:「失婚或喪偶所造成的壓力極大,在財務上有時是毀滅性,而社交上則造成極度困難。
有趣的是,有此經歷者即使再婚,我們仍可以看到他們健康上的傷疤─失婚或喪偶所造成的疤痕。」

魏特說,「與年齡、種族、性別和教育程度相同但一婚而終身者相較,失婚者慢性病罹患率較高,
而且比較不良於行,也就是健康狀況較差」。

Monday, July 27, 2009

真實故事---火場驚魂記

火場驚魂記 6/10/2005 李潘燕 真實故事 www.inspirationalstories.com

江森和美莉是一對幸福美滿的夫婦,他們育有一男一女。江森的公司最近派他到外地出差幾天,江森想到好久沒帶美莉出外旅遊,趁這機會帶她一起出去走走也好。因此他們請了一位褓姆照顧孩子,就一起到外地去了。辦完事後遊覽了幾天,美莉不放心孩子,歸心似箭,他們便決定提早回去。

車子駛近他們居住的小鎮時,感覺回到家真好。忽然,聞到一股濃厚的煙味,他們便改道而行,想去看看究竟發生什麼事。駛近一看,有一棟房子失火了,美莉說:「還好不是我們家,我們趕快回去吧!」

但江森將車子繼續往失火現場駛近,說:「這房子不是宏瑞家嗎?糟了,他白天都在工廠工作,現在還未下班,也許我們可以幫什麼忙。」「我們幫不上忙的,」美莉拉拉他:「你一身西裝畢挺,千萬不要靠近火窟啊!」

江森還是自顧駕車,到了現場,驚見那房子整棟都著火了,一位女士在院子裡歇斯底里地喊著:「快來救救小孩子啊!」江森拉住她說:「鎮定一點,快告訴我孩子們在那一間房間?」那女士說:「在地下室,從走廊下去左邊那間。」

不管美莉的勸阻,江森拿起水管來,將自己的衣服淋濕,用濕的手帕蓋在頭上,就衝進濃煙瀰漫、火炎熊熊的地下室。他找到了門把,抓起了兩個孩子,一手抱一個,趕緊離開火窟。

正離去時,似乎還聽見一縷微弱的聲音....他將兩個驚嚇萬分,幾乎窒息的孩子帶到安全地方,交在大人手裡,自己大大吸一口新鮮空氣,又詢問門口人群:「還有沒有小孩留在地下室啊?」他們告訴他,還有兩個。美莉緊緊抓住他,大叫:「江森,不要再進去了,你會沒命的,這房子隨時會塌下來。」

但他不顧一切,跑進煙霧瀰漫的走廊,下到地下室,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兩個孩子,趕緊將他們抱起來。三人都不斷地咳嗽,他只好彎下身以便盡量吸入微薄的新鮮空氣。當江森蹣跚地爬上似乎永無止境的階梯時,他突然有一種奇怪的直覺,緊貼他身上兩個孩子的體味似曾相識。終於逃出了火場,來到有陽光和新鮮空氣的地方,他才發現他所救的原來竟是自己的孩
子。

原來,他們的褓姆臨時必須出去購物,將這兩個孩子暫時寄託在這個朋友家。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聖經上的教訓:「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如此。」「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因為不知什麼時候,你所付出的會產生出人意外的結果呢。

推特twitter

一、推特是雙向對話:
切記聆聽的重要。太多企業單向發出宣傳文字,更糟的是用自動發訊系統,忽略跟隨者的訊息。

社交媒體專家歐傑達─薩帕塔說,推特是對講機,不是擴音器。
要避免這種常見的錯誤,企業應該經常使用推特,甚至指派專人每天盯著。
如此一來,企業可以跟隨那些提到其公司的使用者,直接與使用者溝通,進而建立關係。

二、推特與企業的「聲音」要一致:
推特是輕鬆寫意的溝通平台,但不表示你可以馬虎行事,否則品牌形象可能受損。
InfoMedia執行長康姆,關鍵在於你在推特發出的訊息,必須反映公司的文化,忠於企業的核心價值。

三、要吸引並留住消費者:
推特可以將顧客服務提升至新的層次。
美國網路服務商康卡斯特(Comcast)用推特,即時處理客戶對網路的抱怨與其他技術服務問題。
透過這種立即與紮實的客戶服務,可以建立傳統方式難以達到的忠實客群。

四、推特只是第一步:
推特只是成功社交網路策略的一個開端。
對於B2B(企業對企業商務)企業,更是建立商業網路的絕佳管道。
歐傑達─薩帕塔表示,使用推特就像大夥在網路上小酌一杯,接著可輕易進展至面對面接觸,
甚至正式的商務會議,讓公司業務跟著成長。

五、要有趣味並發揮創意:
推特(訊息長度140英文字母)就是吸引使用者短暫的注意力,
優質的短訊設計會讓使用者不斷回來,不斷創造互動。
美國冰店「Diary Queen」以推特詢問顧客喜歡的口味;
家庭建築材料商家得寶(Home Depot)則讓找不到特定商品的顧客利用推特即時求援。

Saturday, July 25, 2009

Veg. 20 anti-cancer

1.  熟甘薯98.7% 2. 生甘薯94.4% 3.   蘆筍93.7% 4.花椰菜92.8% 5.   捲心菜91.4%
6.菜花90.8% 7.  歐芹83.7% 8.茄子皮74% 9.  甜椒55.5% 10.胡蘿蔔46.5%
11. 金花菜37.6% 12.苤藍34.7% 13. 薺菜32.4% 14.芥菜32.4% 15. 雪裏紅29.8%
16.番茄23.8% 17. 大蔥16.3% 18.大蒜15.9% 19. 黃瓜14.3% 20.大白菜7.4%

Friday, July 24, 2009

傳道人工作

做傳道人。
負責牧養工作、
主理聚會、
探訪、
講道等要專心致志外,
尚要主持婚禮、喪禮或
其他布道、培靈、感恩等特別聚會,
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
禱告先於恩賜

講道(佈道,奮興,查經,釋經,培靈)
差傳(口,筆,身,差,)

Wednesday, July 22, 2009

威尔斯山谷复兴

伊凡.羅伯斯(Evan John Roberts )出生於1878年六月八日,
父母是亨利與哈拿(Henry and Hannah Roberts),生長在加爾文主義的基督教家庭。
從小父母對他的教導從不馬虎,注重知識的吸取外,更是偏重靈命與道德品格的提升,
而伊凡也從沒讓他的父母失望,他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性格非常的傑出,對事情反應也很快。
甚至他與同年齡的小孩不同之處是他幾乎不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或是比賽,
不聊人是非或是講低級笑話,只專心在讀聖經、背誦聖經上,除了工作時間之外,
幾乎聖經不離手。在他年紀還小的時候,因著父親工作受傷,家庭需要有收入,
所以他毅然決然的代替父親繼續礦坑的工作。
每天早晨,伊凡都會提早到礦坑門口發給每一個進入礦坑的人一句他特別製作的經文,
好讓每一個人可以在那天工作的時候思想手中所拿到的經文,
甚至,在大家收工之後,還會問大家:「今天神對你說了什麼話?」

每天最熱衷的活動就是在礦坑工作結束後,
步行到住家附近的摩利亞教會聽道與人分享及交通。
因著他的渴慕追求,教會的長老邀請他來參加教會的青年辯論大會,
這段時期是他的快樂時光,他甚至買了樂器學習彈奏,好參與教會的服事。

伊凡除了熱心追求聖經話語的亮光之外,他還積極的禱告,
因為他相信禱告的力量可以改變屬靈的空氣,燃起復興的火花。
傳聞,有人看見他在路邊「魂遊象外」,嘴巴還喃喃自語著,
常常讀聖經或是忙著禱告以致連飯都忘了吃。
被人戲稱是「神秘兮兮的瘋子」或是「宗教狂」。

1903年十二月,伊凡已經因著參與教會的禱告會、講台的服事佔據他太多時間,
以致他神學院的裝備無法完成,雖然沒有完成必修的課程,
但卻不影響他愛主的心及證道的內容。
他心裡清楚明白神即將要在威爾斯興起極大的宗教復興。

1904年,他開始積極投入教會服事的行列,決定放下自己一切的需要,
把神國擺在第一位,他對同工說或是跟弟兄姊妹分享說:「
捨棄聖靈,就什麼都不能做」。

伊凡羅伯斯的講道方式,與當時的牧師是極大的不同,
他不是固定站在講台後面,乃是會邊說邊走動,
還有聚會時他還會跟台下的聽眾互動,問一下他們的想法,
關心一下他們的狀況,當時的講道模式是令人覺得不同又有趣的。
他還首開先例的訓練出一批代禱者,在他聚會或分享時迫切的禱告,
也為教會的復興禱告。不久伊凡受歡迎的程度大大提升,
聚會的人數也節節升高,還沒到聚會開始的時間教會已經坐滿了人,
聚會結束了,大家都還捨不得離去。
在他正式開始服事後的兩年(1906年),伊凡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了。

威爾斯復興的聚會中強調的重點有四大點:
1.承認所有犯過的罪
2.尋找隱密不瞭解的事
3.公開在人的面前承認主耶穌是救主
4. 立志一生順服聖靈的帶領。
伊凡羅拔斯主領的聚會特色就是歡笑、哭泣、喜樂、憂傷痛悔等。
除此之外,伊凡主持的聚會沒有詩班的獻詩、不收奉獻、沒有詩歌本、
不刊登廣告等。曾經有一位參與的見證者說:「
伊凡有時候因為會在講台上領受的訊息深深札他的心,
以至會跌坐在地上,痛哭流涕。而會眾也有許多人當場昏倒。」

伊凡·罗伯斯是一位青年矿工

他在Newcastle Emlyn接受训练3个月后回到Casllwchwr,开始工作。
他宣称直接从圣灵得到了明确的异象,上帝将使用他拯救10万个灵魂。
当复兴开始时,伊凡·罗伯斯越来越依靠他所说的圣灵的引导。

开始时,群众对伊凡·罗伯斯工作的反应很缓慢,但很快情况有了改变,
聚会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Casllwchwr聚会以后,伊凡·罗伯斯组织了一个团队,
去到整个南威尔斯山谷传播复兴。

詩篇廿二篇的好牧人為羊捨命,
詩篇廿三篇的大牧人為我們死而復活,
詩篇廿四篇的首席牧人他將再臨並且帶來無比榮耀的冠冕.

Monday, July 20, 2009

你與我同在you are with me

The Lord was with Joseph and he prospered, and he lived in the house of his Egyptian master. (Genesis 39:2)
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 (創 39:2)

The Lord is near to all who call on him. (Psalm 145:18)
凡求告耶和華的,就是誠心求告他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 (詩 145:18)

Keep your lives free from the love of money and be content with what you have, because God has said, "Never will I leave you; never will I forsake you." (Hebrews 13:5)
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來 13:5)

Even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will fear no evil, for you are with me; your rod and your staff, they comfort me. (Psalm 23: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 23:4)

When you pass through the waters, I will be with you; and when you pass through the rivers, they will not sweep over you. When you walk through the fire, you will not be burned; the flames will not set you ablaze. (Isaiah 43:2)
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燄也不在你身上。 (賽 43:2)

The Lord replied, "My Presence will go with you,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Exodus 33:14)
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出 33:14)

He will call upon me, and I will answer him; I will be with him in trouble, I will deliver him and honor him. (Psalm 91:15)
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 (詩 91:15)

He was with God in the beginning. (John 1:2)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約 1:2)

And I will ask the Father, and he will give you another Counselor to be with you forever. (John 14:16)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 (約 14:16)

Finally, brothers, good-by. Aim for perfection, listen to my appeal, be of one mind, live in peace. And the God of love and peace will be with you. (2 Corinthians 13:11)
還有末了的話,願弟兄們都喜樂。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 (林後 13:11)

Whatever you have learned or received or heard from me, or seen in me--put it into practice. And the God of peace will be with you. (Philippians 4:9)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 (腓 4:9)

After that, we who are still alive and are left will be caught up together with them in the clouds to meet the Lord in the air. And so we will be with the Lord forever. (1 Thessalonians 4:17)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 (帖前 4:17)

Friday, July 17, 2009

1992北美教牧同工釋經講道研習會 ECGM

1992年十一月的「北美教牧同工釋經講道研習會」ECGM

2000年福音運動
「公元2000年,1萬間教會、200萬信徒、200位海外宣教士」

Thursday, July 16, 2009

FAMILY

FAMILY=
(F)ATHER 爸爸和
(A)ND
(M)OTHER媽媽,
(I)我
(L)OVE愛
(Y)OU你們。

簡單的說:
「家的必要條件,不是房子,而是:
家庭中每一個成員和彼此之間的愛!

Sunday, July 12, 2009

三類基督徒

基督徒依屬靈生命之光景,大致可分為三類:

1.屬血氣的基督徒:
靈命停滯於只能喝靈奶、不能喫乾糧的光景;是屬靈的嬰孩。「……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4:14)最後都死在曠野。正確地說,這類的基督徒是「屬靈的閒雜人」。(出12:38)(民11:4)(尼13:3)是保羅書信中所說的「犬類」──「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腓3:2)

2. 屬肉體的基督徒:
是喜愛停駐於約但河東、茍且偷安的人。正如流便和迦得的子孫一樣,留戀河東那片肥沃的草原,不願意過到約但河的西邊去。這等人是貪圖安逸,以河東之地為滿足;靈命不求進取,不肯受苦走十架窄路的人。「……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2:15)

3.屬聖靈的基督徒:
是極力進到迦南地,能為 神爭戰的基督徒。常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抵擋魔鬼詭計的人。這人時常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是基督得勝的精兵,常懷尊主為大的心;是敬畏神的人。
一位過河的人就是屬 神的人;一位過河的人才是真希伯來人。

Thursday, July 9, 2009

Synergy(倍增效應)

Synergy (倍增效應)。
所謂Synergy是指, 一個有機組織體,密切合作,進
入高效率狀態,其組合配搭的工作結果,大於個體工作結果之合。
------------------------------
USB 3.0規格產生,更是讓資料傳輸量推進到5Gbps的超高傳輸速率
(USB2.0最高傳輸速率為480Mbps,USB1.1則為12Mbps)

封聖 and 德蕾莎修女

封聖的程序從「候選人」離世後,最少經過五年的等候時期(waiting period),才可以開始。
封聖共有三個步驟,候選人都要成功過關才被宣聖。
一、可敬者(venerable):由教區主教調查候選人的生活事蹟、著作、和言行,再由一群梵蒂岡的神學家進行評估。
經由評估小組及教廷封聖委員會的樞機主教們認可後,就由教宗宣佈候選人為「可敬者」。
二、真福品(blessed):除了殉道者之外,可敬者需要有一個奇蹟出現的明確事證;
由於天主教接受奇蹟是可敬者在天國和他為信眾代求的證據,因此奇蹟的出現必須在可敬者死後及特定代禱的結果。
神蹟審核調查後,若一切屬實,就會宣佈這位可敬者為真福品。
三、聖品(saint):列入聖品則需要另一個神蹟的出現,這個要求對殉道者也不例外,審核成功後才由教宗宣聖。

德蕾莎修女在1910年生於南斯拉夫,1931年加入修道院成為修女。
她取名Teresa,以紀念Therese de Lisieux,一位苦修主義者。
對德蕾莎修女而言,不僅是與這位苦修者擁有共同的名字,更是持續與苦難的接觸。
在臨終前她曾說:「我已經到了一個階段 ──不能再受苦,因所有的苦痛對於我都是甜蜜的。」

服事貧苦的呼召
1947年德蕾莎修女接受主耶穌的呼召,有超過四十年的時間,直到1997年病逝,
她在印度加爾各答致力服事最窮苦的人。
她成立「垂死者之家」,讓貧困孤單的垂死者,有尊嚴地安然離世。
她開設「兒童之家」,為照顧被人遺棄的孤兒。
她更在197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2年將她列為「真福品」,並開始列入「聖品」的程序(註)。

她的一席話,以下是我對這段話簡略的翻譯:
「我們需要尋覓神,但祂卻不能在喧鬧和煩躁中尋得。
神是靜寂的朋友,我們在默禱中領受越多,就在我們活躍的生活中能付出更多。
我們需要寧靜,才可以觸摸生命。
重要的不是我們說甚麼,而是神對我們說甚麼,和藉著我們說甚麼。
若非來自裡面的聲音,一切的言語都是毫無用處;言語若不能帶出基督的生命,就徒增黑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