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1, 2014

DCCC

DCCC教会的一个突发事件@Dec 2014。 about Rev. Yeh.

Thursday, December 18, 2014

媽好

世上有三美天上月 地上花 我家媽 人間有三寶健康好 沒煩惱 有媽好 心中有三願媽不老 媽不惱 媽媽永遠身體好 祝福天下的每一位母親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14

24節氣,中氣

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 再將二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這種制訂方式稱為「平氣法」。此為24節氣的來源。

Sunday, November 30, 2014

迷人fascinating

迷人的鸟类(fascinating birds)

Monday, November 24, 2014

買房,

買房子可能是一個人一生最重大的財務決定,須要三思而後行,從申請多少房貸,一直到選擇在哪個社區購屋,都應仔細考慮每個層面。 雖然一圓擁屋夢是每個人的期盼,但在購屋前也務必想清楚工作是否穩定、短期內是否會搬遷、是否背負債務等因素,以免買了房子卻得不償失。   ★如果你失去工作: 買房子以前,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工作保障。如果你有理由相信未來也許會失業,那麼現在可能不是買房子的正確時機。 很多屋主的房子被法拍,就是因為他們失業,付不出房貸。 失業者把買菜和買汽油列為優先事項,而不是支付房貸,他們希望之後再補交房貸,但往往卻是舉債愈來愈多。 放貸業者不會放過拖欠的房貸,所以最好是你對就業或是未來支付房貸的能力很有信心,才購買房子。   ★如果你要搬家: 買房子後,應住在房子裡幾年。利用購屋或租房的網路計算機,可協助你確定收支平衡點,也就是購屋比繼續租屋對你的淨值更有助益的年數。 購買物業通常是長期財力投入,如果你經常更換所住都市,那麼買房可能不適合你。   如果你必須在很短時間內賣掉剛買的房子,很難不虧一大筆錢。 很多人買房是為了建立淨值,但若你經常買賣房子,就很難建立淨值,特別是在房子升值不易的地區。 所以如果你經常變更住所,租房對你是較好的選擇。   ★如果你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中: 雖然很多單身者買房子,特別是單身女性,但往往是與伴侶或配偶一同做決定。 如果你與一同買房的人關係不穩定,而你依賴另一人的收入來支付房貸,那個人若消失怎麼辦? 你可能面臨短售,或至少修改貸款,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你的信用。 你選擇在某社區落腳的理由若不確定,不久的未來你可能會後悔買房。   ★如果你有很多債務: 不論你的債務是學生貸款、信用卡或私人貸款,太多的債務是你應當暫時不要做出像買房如此重大財務決定的警訊。 如果你每個月的開銷耗掉逾半收入,你可能也申請不到房貸,即使申請到房貸,利率也較高,這會使你在貸款期限內多花很多錢。 買房前應先把債務還清。   你不一定要買房子。如果你目前的個人、財務或就業情況不穩定,暫時不要買房,先算算看怎樣做對你最好,以免以後為買房決定感到遺憾。

Friday, November 14, 2014

八大行星

我們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基本上可按性質分為兩大類: 與地球類似的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 與木星類似的類木行星(Jovian planets)。 類地行星包含比較靠近太陽的四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這四顆行星的體積與質量都比較小,但平均密度比較大,且都有固體表面,因此科學家推論這四顆行星的基本組成物質大都是岩石與金屬。 此外,這四顆行星的衛星數量都很少,而且沒有光環。 類木行星則包含離太陽較遠的四顆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這四顆行星的體積與質量都比較大,但平均密度很小,如土星的密度只有0.7g/cm3,甚至比水還小, 如果宇宙中有個夠大的游泳池可以將八大行星整個放進去,則除了土星之外,其他八顆行星都會沈入水底呢! 由此推知,類木行星的主要組成成分多半是氫、氦、甲烷、氨等氣體與冰。 此外,這四顆行星的衛星數量都很多,而行星周圍有都有光環圍繞,其中以土星的光環最壯觀,在地球上以小型望遠鏡即可看見, 其他三顆行星的光環都是利用間接方式或太空船從旁飛掠時才得以見到。

Thursday, October 30, 2014

信這個字,有人計算過,在新約聖經裡,一共用過150次。 35次用作名詞,115次用作動詞。 這麼多次的說信,要信,必須信祂,就是因為信是得著基督的惟一而且重要的途徑。

Tuesday, October 14, 2014

中国的低龄留学生

中国的低龄留学生家庭,60%年收入在30万人民币以上,而在美国读高中,一般一年的费用就需要4-7万美元。 小留学生到美国上高中,无外乎几种选择,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私立高中又分为走读高中和寄宿高中。 美国公立高中由政府出经费,实行义务教育,教材由学校提供,学校的条件比较好,老师必须参加统一考试,拿到教师证后才可以在公校执教。 公立高中学生数量多,一个年级的学生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学生的家庭来自社会的不同层次。 私立学校办学规模不大,一般是从学前班一直连到高中共几百学生, 走的是“小而精”的办学路线。 与公立学校相比,私校师生比例较高,学生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上大学的辅导准备工作,这方面是公立高中无法企及的。 另一方面,私校的主要收入是学费,除此之外,教材费、校服、午餐(比公校贵),和各种名目的捐款赞助加起来,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故宮

“紫禁城”這個名字就和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有關。 中國人認為“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宮的架構是模仿傳說中的“天宮”構造的。 古代天文學把恆星分為三垣(太微[貴族]垣,紫微[昊天上帝]垣,天市[百姓]垣),周遭環繞著28宿, 其中紫微垣(北極星)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 紫禁城: 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為皇宮也是人間的 “正中”。 禁:則指皇室所居,尊嚴無比,嚴禁侵擾。 西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 《明史》:修建這座世所罕見的巨大皇宮役使了10萬最優秀的工匠和100萬普通勞工,歷時15年才完成。 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並無多少改動。 故宮裡一共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寬的巨大平台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 其中的太和殿最為高碩、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 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3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 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三宮六院: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 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 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 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 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后的活動場所。 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 從雍正皇帝起,這裡就成為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 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聽政,時間長達40余年。 故宮房屋有9999間,每個門上的銅門釘也是橫豎9顆。 這種奇特的數字現象和古代中國人對數字的認識有關。 古代人認為“9”字是數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間最大的,所以必須用對應的“9”。 “9”的諧音為“久”,意為“永久”,又寓意為江山天長地久,永不變色。

Sunday, September 28, 2014

星等brightness(小熊座λ星的mv=+6.55等)

星等brightness這個單位的發明,可追溯到西元二世紀的 Hipparchus, 他定他把天上最亮的20顆星定為 1 等星 (1 等星等於距離 1 公里的 1 燭光亮度), 再依亮度不同分為 2 等星、3 等星,如此類推到 6 等星; Hipparchus 這麼定,是基於眼見為憑的事實,這其實是相當有創見的, 到了 1850 年,有個傢伙叫做 Pogson,用光學儀器進行測量,得出 1 等星的亮度為 6 等星的 100 倍, 於是他便加以定義:一等星的亮度為六等星的 100 倍,即間距五個星等,此外,每差一個星等增加的亮度倍數必須要相同。 所以得到一個結論,一等星比二等星亮約 2.51188643151 倍, 同樣的二等星比三等星亮 2.51188643151 倍, 負一等星比零等星亮2.5118864315095801…倍, 為什麼是這個數字? 因為 2.51188643151 是 100 的5次方根。 --------------------------- 目视星等mv是人眼测定的星等。 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规定 小熊座λ星的mv=+6.55等, 以此来确定目视星等的零点。 例如, 太阳的目视星等为-26.74等; 天狼星的目视星等为-1.6等。 目视星等为 1等的星,在地面的照度约等于8.3×10-9勒克司。 ------------------------------ 在北半球,利用大北斗七星杓口的天樞與天璇,被稱為指極星的大熊座α星和β星, 連線延伸7,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勾陳一(北極星);因此在天空中幾乎是不動的點 也可以利用仙后座主要的恆星構成的「W」形狀來尋找。 除了在赤道附近的高處,南半球是看不見北極星的。 -----------------------

Saturday, September 27, 2014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便将来继任为国君,于是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 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先逼死了申生,又要逮捕重耳和夷吾,两人只得先后逃奔出国。 重耳流亡外国时跟随他的,有他的舅舅狐偃,还有赵衰(赵国国君的先人)、颠颉等人。 他们先逃到晋国北方的狄国。在狄国,重耳娶了季隗,生了两个孩子伯鲦和叔刘;赵衰娶了叔隗,生了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12年以后,晋献公死了,太子奚齐也被下臣所杀。 此时逃在梁国的夷吾,回国后继任为国君,即晋惠公。 晋惠公恐怕重耳回来夺他的君位,便派人去狄国刺杀重耳,无奈,重耳又逃往齐国。 临行时,重耳向季隗告别道:“你等我25年,那时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 季隗垂泪答道:“我今年已25岁了,再过25年,已行将就木了,还嫁什么人,请容许我始终等您。”(这里“就木”,是说进棺材的意思,所以年老垂死,叫做“行将就木”。)重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重耳等经过卫国,到了齐国,又到曹国,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曹国国君曹公对重耳他们接待十分轻慢,很不礼貌。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重耳的随从都是可以担任相国的人才,这位公子将来一定能回国,回国以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那时,曾对他无礼的,必然要倒霉,我们曹国恐怕要首先遭殃,你何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的态度呢?” 僖负羁于是派人给重耳送了一餐精美的饭食去,并在饭里暗藏了一块玉璧。 重耳很感激,“受飧而返璧”,就是接受了饭食,而退还了玉璧。由于这个故事,此后人们把别人赠送的礼物,恭敬地退还,就叫“返璧”、“璧还”或“璧谢”、“敬璧”。 重耳离开曹国,经过宋国、郑国,到了楚国。18、楚成王隆重地设宴招待,同时问道:“公子如能回到晋国,将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玉帛珍宝,你们楚国有的是,还叫我用什么报答您呢?” 成王说:“虽然如此,总也可以说说怎样报答吧?” 重耳想了想,说:“倘使托您的福,我回到了晋国,将来万一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我一定指挥我的部队,避君三舍(30里为一舍),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那时,如果您还不肯谅解,我只好拿起弓箭,以‘与君周旋’。” 后来,重耳从楚国到了秦国,秦穆公为了想扶植一个亲秦的晋国国君,对重耳非常优待,把5个女儿都嫁给他,并且派军队护送他回国。 那时晋国的国君是重耳的侄儿晋怀公。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夺取了晋国的政权,并派人把怀公刺死,自任国君。称为晋文公。24、事隔3年,晋、楚两军发生战争于城濮,晋文公重耳果然遵守诺言,主动后撤了90里。此后,人们形容对人避让、不敢相争,叫做“退避三舍”。 公子重耳流亡他国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很好哇!”   重耳赶快辩白,说:“没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总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开齐国很远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对狐偃说:“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发兵送他回去。”   狐偃说:“这我们全明白,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们了。”   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Friday, September 12, 2014

論iphone 6

还有介绍iPhone 6的一段文字,简体中文翻译也充满业余错误,完败于台湾版。 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大陆:iPhone 6 之大,不只是简简单单地放大,而是方方面面都大有提升。 台湾:iPhone 6 不只外型變大,更在各方面都顯著提升。 (大陆版不文不白,乱用“之”字;“放大”也显得莫名其妙,说“外形变大”更准确。)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大陆:它尺寸更大,却纤薄得不可思议;性能更强,却效能非凡。光滑圆润的金属机身,与全新 Retina HD 高清显示屏精准契合,浑然一体。 台湾:更大,卻更纖薄;功能更強,卻更加節能。光滑的金屬機身,與全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無縫接合。 (power efficient翻译成“效能非凡”是错误的,台湾版翻译成“节能”更准确;“精准契合浑然一体”属于过度发挥可以花哨,seamlessly翻译成“无缝”已经足够了。)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大陆:而软硬件间的搭配,更是默契得宛如天作之合。无论以何种尺度衡量,这一切,都让 iPhone 新一代的至大之作,成为至为出众之作。 台湾:渾然一體的外表下,是硬體與軟體功能的完美融合,打造出各方面都更卓越的新一代 iPhone。 (“默契”属于强加的拟人化用词,“天作之合”更是有点滥抒情的味道了,“至为出众之作”也是有点不文不白,至于“至大之作”,到底是什么意思?)

Saturday, August 16, 2014

海外华人的就业方向

海外华人的就业方向: 过去的“三刀”——菜刀、剪刀、剃刀, 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了“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 与“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

Monday, August 11, 2014

奈米, 毫米,微米,

1個氫原子的大小約為十分之一奈米, atom processor 32奈米 ------------------------- anester=10 -8 m -------------------------- 日本的Toyota的車,用電對吧,以前是用油和電,現在沒必要用油了。 用氫啊,氫也是有水就有氫啊。 氫要如何用它來發電,氫和這個氧配合後,它會發電,發電來駛動…那個…這個物體(實物)上已經出來了。」 「氫氣發電」

Wednesday, August 6, 2014

全球最长的直飞航线

南航广州—纽约航线航距达13500公里,单程飞行时间达到16小时,这使得她成为中国民航历史上最长的一条直飞航线。 即使放眼全球,广州—纽约航线也是目前全球最长的直飞航线之一。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仍在运营的世界最长直飞航线中, 澳洲航空公司执飞的悉尼—达拉斯航线距离为13700公里(由波音747执飞), 达美航空公司执飞的约翰内斯堡—亚特兰大航线距离达到13600公里(由波音777执飞)。 历史上全球最长航线的记录,仍由新加坡航空公司保持, 其执飞的新加坡—纽约航线达到15000公里(由A340执飞),飞行时间超过18小时,为全商务舱航班,但这条航线已于去年停航。

Sunday, August 3, 2014

教孩子

1.讓孩子瞭解所有可能的人生選項。 這世界充滿無數機會,能通向你所嚮往的生活,但為了明瞭什麼能推動你前進,你必須不斷發掘並把握這些機會。 2.教他們熱愛工作。 換句話說,別放任孩子變懶惰。想白手起家得靠努力工作,你需要為此充滿幹勁。 3.教孩子懂得愛人。 透過對他人的愛,創業家能瞭解不同的人對產品有何需求。迪普斯說,他家總有各式各樣的人來來往往,因故被困機場的人、法國交換學生或當地無家可歸想來淋浴與吃點東西的人,要確保你的孩子明白他們沒比誰高人一等或低下。 4.教他們慷慨待人。 這不是指金錢,因為願意付出時間顯然更有價值。時間是你僅有的真正財富,每當有機會要好好將時間用在他人身上,只付出金錢而不花時間將導致疏離。 5.開拓孩子的心靈力量。 瞭解創業有多艱難的唯一途徑是親身經歷。若你沒有這樣的經驗,幫他們尋覓良師益友。因為創業家必須一再承受失敗並從中獲得啟發,學會面對質疑、傷害與否定,甚至是挽救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劇。 6.教孩子面對謊言、欺騙和偷竊。 只與好人來往,無助於學會怎麼應付惡劣的傢伙。你的孩子需要知道如何與各種類型的人互動並擊敗他們,才能贏得業務。他們得先經歷過,才能發展出自己的應對之道。 7.別擔心孩子在學校不合群。 若你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太好或朋友不是很多,其實可能有益於他們的創業生涯。曾有創投家向迪普斯坦承,若某家企業未來的執行長在大學成績單上不曾有一兩個紅字,他們反而可能會有點失望。 8.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 孩子得擅長數學,最好會心算,未來處理交易才不會有困難。 9.教孩子懂得先投資。 若你不願冒著投注資金的風險,也不可能獲得大報酬。沒有投資,億萬富翁就無法誕生。你不可能在沒有資本並且不願承擔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成為資本家。 10.建立孩子的價值觀。 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是引導他們通向成功最重要的事。迪普斯曾對自己的小孩說,缺乏鮮明個性的人難以獲得支持,愈快瞭解自己內心認為何者為對、何者為錯的感受愈好。

Sunday, July 20, 2014

学阀

学阀 台湾维基对学阀的定义是"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者"。 他本身就在官场上混。这样的学阀既是官僚,又是所谓的学者。 他们的学术霸权的建立,多半不是靠学术,而是靠权术"。 台湾有"学阀铁三角",被点名者包括了前教育部长曾志朗,中央大学校长刘兆汉以及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

Tuesday, July 8, 2014

基督受死

基督受死的50个理由(节选)约翰•派博Piper著潘秋松 译 ============================= 1.要承受神的忿怒 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的都是被咒诅的。”(加拉太书3:13) 罗马书3:25 约翰一书4:10 2.要叫天父的心喜悦 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以弗所书5:2) 3.要学习顺服得以完全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服。(希伯来书5:8) (希伯来书2:10) 4.要达到他自己的复活 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希伯来书13:20-21) 5.要显明神对罪人丰富的爱与恩典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 (以弗所书1:7) 6.要显明基督自己对我们的爱 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 7.要消除律法上对我们不利的要求 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2:13-14) 8.要作多人的赎价 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马可福音10:45) 9.要赦免我们的罪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以弗所书1:7) 10.叫我们有称义的可能 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3:24) 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马书3:28) 11.要完全顺服,叫我们成义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马书5:19) 12.要使我们免受定罪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在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马书8:34) 13.要废除割礼和所有的仪式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加拉太书5:11) 凡希图外貌体面的人都勉强你们受割礼,无法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加拉太书6:12) 14.要使我们相信并保持信心 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马可福音14:24) 15.要使我们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 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希伯来书10:14) 歌罗西书1:22 16.要赐给我们清洁的良心 何况基督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良心,出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吗?(希伯来书9:14) 17.要获得对我们有益的一切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马书8:32) 18.要医治我们道德与身体的疾病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以赛亚书53:5) 19.要赐永生给凡相信他的人 信子的有永生;不信字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26) 20.要救我们脱离现今这罪恶的世代 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加拉太书1:4) 21.要叫我们与神和好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罗马书5:10) 22.要带我们归向神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得前书3:18) 以弗所书(2:13) 23.要叫我们归属于他 你们藉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罗马书7:4) 哥林多前书6:19-20 使徒行传20:28 24.要赐给我们信心来到至圣所 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希伯来书10:19) 25.要成为我们与神相会的所在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翰福音2:19-21) 26.要结束旧约的祭司体系,成为永远的大祭司 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希伯来书7:23-27) 因为基督....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希伯来书9:24-26) 27.要成为体恤并帮助我们的大祭司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5-16) 28.要释放我们脱离祖先虚妄的行为 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这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得前书1:18-19) 29.要释放我们脱离罪恶的辖制 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远永远。(启示录1:5-6) 30.要叫我们向罪死并喜爱公义。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彼得前书2:24) 31.要叫我们向律法死并为神结果子。 你们藉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叫我们结果子给神。(罗马书7:4) 32.要使得我们活着为基督,不是为自己 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哥林多后书5:15) 33.要使他的十字架成为我们夸口的根据 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 34.要叫我们因为相信他而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 35.要赋予婚姻最深的意义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 36.叫我们热心行善 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的罪恶,又洗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提多书2:14) 37.要呼召我们效法他那卑微且舍己爱人的榜样 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得前书2:19-21) 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面对疲倦灰心。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希伯来书12:3-4) 38.要产生一群背十字架的跟随者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路加福音9:23)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8) 39.要释放我们脱离怕死的捆绑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饿为奴仆的人。(希伯来书2:14-15) 40.要叫我们离世马上与他同在 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帖撒罗尼迦前书5:10)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21、23) 42.要确保我死后得以复活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马书6:5) 叫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马书8:11) 42.要解除执政掌权者的武装 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歌罗西书2:14-15) 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翰一书3:8) 43.要释放神福音的大能 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恩为玉镯,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1:18)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就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马书1:16) 44.要消除种族之间的敌对 他....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并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成为一体,与神和好了。(以弗所书2:14:16) 45.要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把人赎回来 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示录5:9) 46.要将他的羊从世界各地召聚在一起 他(该亚法)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翰福音11:51-52)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于一个牧人了。(约翰福音10:16) 47.要救我们脱离最后的审判 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希伯来书9:28) 48.要叫他和我们都得以喜乐 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12:2) 49.要得着尊贵、荣耀为冠冕 惟独见....耶稣,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希伯来书2:9) 他既有人的样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并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立比书2:7-9) 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示录5:12) 50.要显明最大的恶事是神用来叫我们得益处的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使徒行传4:27-28) ============================ 一、要承受神的忿怒 他(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 ——加拉太书三章13节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罗马书三章25节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四章10节 如果神不是公义的,他的儿子就不需要来受苦并受死。而如果神不是慈爱的,他的儿子就不会自愿来受苦并受死。 但神既是公义的,又是慈爱的。所以他的慈爱自愿来满足他公义的要求。 神的律法要求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6:5)。 但我们全都爱别的事物。这就是罪了,爱其他的事物超过爱神,并且靠着所爱的这些事物而活,因而没有尊崇他。 所以,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我们所最喜爱的,就是我们所荣耀的。而那并不是神。 所以,罪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不是得罪一个微不足道的主宰。侮辱的严重性,是与受侮辱之对象的尊荣成正比的。 宇宙万有的创造者,配得无限的尊崇、敬拜、与效忠。 所以,不爱他绝对不是无关紧要的——那是背叛。它破坏了神的名声,并且破坏了人的福祉。 由于神是公义的,他并没有把这些罪通通扫到宇宙的地毯下,装作没有这回事。他对这些罪感到一股神圣的忿怒。这些罪应该受到刑罚,他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六章23节)。“犯罪的,他必死亡”(以西结书十八章4节)。 有一个神圣的咒诅,笼罩着所有的罪。如果不加以刑罚,就是不公义。那必然会贬低神。虚谎支配了事实的核心。 所以,神说:“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加拉太书三章10节;申命记二十七章26节)。 但是,咒诅笼罩着所有犯罪的人,神的慈爱却无法满足于此一事实。他不以显明忿怒为满足,无论那是何等圣洁的忿怒。所以,神差遣他自己的儿子,来承受他的忿怒,为所有信靠他的人背负咒诅。“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加拉太书三章13节)。 这就是上文引用的经文中“挽回祭”的意义(罗3:25)。它是指借着提供一个替代者来消除神的忿怒。这个替代者是神自己预备的。 这位替代者就是耶稣基督,他不是单单取消了忿怒,而是承受它,并将它从我们转移到他自己身上。 神的忿怒是公义的,而且已经倾倒出来了,而不是收回去了。 我们千万不要玩弄神,或将他的爱视为寻常。我们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是何等严重,没有认识到他应该将忿怒倾倒在我们身上,就永远不会因为所蒙的爱而感到敬畏。但是,当我们靠着神的恩典,觉悟到自己的不配时,就能看着基督的受难与受死说:“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承受忿怒的]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四章10节)。 ================================== 二、要叫天父的心喜悦 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 ——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0节 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以弗所书五章2节 耶稣并没有与他那位忿怒的父亲摔跤,双双跌到天堂的地板上,把鞭子从父亲的手中夺去。他并没有强迫天父怜悯人类。父并不是因他儿子的死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宽待罪人。不!耶稣受苦与受死所成就的,乃是天父的计划。这是一个惊人的策略,是甚至早在创世以前,当神计划世界的历史时,就已成型的构想。正是因为这样,圣经才说神的旨意和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摩太后书一章9节)。 在犹太人的圣经里,就已经揭露了这个计划。先知以赛亚预言了弥赛亚所受的苦难,以代替罪人的地位。他说到基督将要代替我们“被神击打”。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 以赛亚书五十三章4~6节 但是,论及基督代替罪人,最叫人震惊的是:它乃是出于神的计划。基督并没有强行介入神刑罚罪人的计划中。神已经定意要他这么作了。旧约圣经的这位先知说:“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0节)。 这可以解释新约圣经的吊诡。一方面,基督的苦难是神因为罪所倾倒的忿怒。但另一方面,基督的受苦却是降服并顺服父旨意的一个美好举动。所以基督在十字架上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6节)。然而,圣经却说基督的苦难是叫神喜悦的馨香之祭。“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以弗所书五章2节)。 喔!但愿我们敬拜神这惊人的大爱!那不是感情用事,不是头脑简单。为了我们的缘故,神作了不可能的事:他把忿怒倾倒在他自己的儿子身上——他这位儿子的降服证明他是绝对不该遭受这忿怒的。然而,子非常乐意接受这忿怒,这一点在神看为宝贵。这位承受忿怒的,是父神无限深爱的。 ==================================== 三、要学习顺服并得以完全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希伯来书五章8节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希伯来书二章10节 基督借着苦难“学了顺从”,他因受苦难而“得以完全”;圣经上记载这句话的书卷,也说他是“没有罪的”。基督“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罪”(希伯来书四章15节另译)。 这是圣经一贯的教导。基督是无罪的。虽然他是神的儿子,也是真正的人,也面对我们所有的试探,和我们一样拥有欲望和身体的软弱,包括饥饿(马太福音二十一章18节),忿怒与忧伤(马可福音三章5节),以及痛苦(马太福音十七章12节)。但他的心却是完全爱神的,行事为人始终是怀抱着这个爱:“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彼得前书二章22节)。 所以当圣经说基督“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意思并不是说他以前不顺从,现在学会顺从了。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面对新的试炼,他都确实——在痛苦中——学会了顺从的意义。圣经说他“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时,并不是指他渐渐地脱离了缺陷,而是指他逐渐地履行了完美的义,那是他为了拯救我们所必须履行的。 那就是他在受洗时所说的。他受洗,并不是因为他是个罪人。相反的,他对施洗约翰解释说:“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马太福音三章15节)。 重点在这里:如果神的儿子成为肉身以后,没有经过试探与痛苦,来试验他的爱和他的义,而直接被钉在十字架上,就不适合作为堕落之人的救主。他所受的苦难不单承受了神的忿怒,也实现了他真实的人性,使他能够称我们为弟兄姊妹(希伯来书二章17节)。 ========================== 四、要达到他自己的复活 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 ——希伯来书十三章20~21节 基督的死不单是发生在他的复活之前——他的死乃是达到复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正因为这样,希伯来书十三章20节才说神“凭永约之血”使他从死里复活。 “永约之血”是耶稣的血。正如他所说的:“这是我立约的血”(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8节)。当圣经说到耶稣的血时,乃是指着他的死说的。如果耶稣只是流血,而没有死,就不能成就救恩。使他的流血具有关键作用的,乃是他流血至死。 那么,耶稣的流血与复活之间有何关系呢?圣经不是说他在流血以后复活了,而是借着流血而复活。它的意思是:基督的死所成就的是如此充足,如此完全,以致复活乃是基督在受死时所成就之事的奖赏,也证明他是无罪的。耶稣的受苦与受死,满足了神的忿怒。罪恶所遭受的神圣咒诅,已经完全被他承受了。基督的顺服达到完全的地步。赦免的代价已经完全偿付了。神的公义获得了完全的彰显。所剩下的,就是要公开宣告神的认可。 当圣经说:“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7节),意思并不是说复活乃是为我们的罪所付出的代价。它的意思是:复活证明耶稣的死是足够偿付一切代价的。倘若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那么他的死就是失败,神并没有证实他背负罪恶所带来的成就,我们就仍然活在自己的罪中。 但事实上,“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了(罗马书六章4节)。他的受苦与受死所成就的,已经获得证实了。如果我们信靠基督,就不再继续活在我们的罪中了。因为“凭永约之血”,这位大牧人已经复活了,而且永远活着。 ===================================== 五、要显明神对罪人丰富的爱与恩典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马书五章7~8节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 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以弗所书一章7节 神爱我们的程度,由两件事显明出来。一个是他为了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刑罚所牺牲的程度。另一个则是他拯救我们时,我们不配的程度。 神“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翰福音三章16节);我们可以从这句话看见神牺牲的程度。我们也可以从基督一词看见它。这是根据希腊文的Christos而来的一个头衔,指“受膏者”或“弥赛亚”。这是一个大有尊荣的词语。在以色列人的盼望中,弥赛亚将会成为以色列的君王。他要征服罗马人,为以色列人带来和平与安全。因此,神所差遣来拯救罪人的这一位,乃是他自己的圣子,他独一的儿子,是以色列的受膏王——事实上,他是全世界的王(以赛亚书九章6~7节)。 除此之外,当我们思想到基督被钉十字架所忍受之骇人的死亡,就可以清楚看见:父神与子神所作的伟大牺牲是无法描述的——如果你考虑到神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发现这牺牲是无限的。但神却选择了作这样的牺牲,来拯救我们。 如果思想到我们的不配,他爱我们的程度就越发显明出来。“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五章7~8节)。我们应当得着的,是神的刑罚,而不是神的牺牲。 我曾经听人说过:“神没有为青蛙死。他是为人而死,以回应我们作为人的价值。”恩典可夸之处就在于此。我们甚至比青蛙更坏。它们没有犯罪。它们不曾在生活中背叛神,不曾以不合理的态度藐视神。神不需要为青蛙而死。它们还不够坏。但我们却坏透了。我们所欠的债是如此庞大,只有神的牺牲可以偿付。 神为我们所作的牺牲只有一个解释。那不是因为我们,而是“照他丰富的恩典”(以弗所书一章7节)。那是完全白白的恩典。那不是因为我们配得。而是从他无限的价值中涌流出来的。事实上,这就是神的爱终极的意义:付出极重的代价,热切想要吸引这些不配的罪人,要叫我们获得最终的、永远的福乐,也就是他无限的荣美。 ============================ 6.基督的死不仅显明了神的爱 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以弗所书5:2 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 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 基督的死不仅显明了神的爱(约翰福音3:16),也是基督自己的爱至高的表现,这爱是给所有将它视为珍宝来接受的人的。早期那些因为作基督徒而受了许多苦的见证人,深受这个事实所吸引:“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他们把基督牺牲舍己的作为,看作是与他们自己有非常切身关系的。他们说:“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我们肯定应该是这样理解基督的受苦与受死的:那是与我有关的。那是关系到基督对我个人的爱的。叫我与神隔绝的,乃是我的罪,而不是笼统说来的罪。贬低基督的价值的,乃是我的硬心与属灵的麻木。我是失丧灭亡的。当我面对得救的问题时,根本没有权利求神公平对待我。我所能作的就只有呼求神的怜悯。 然后,我看见基督的受苦与受死。为了谁?圣经上说:“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福音15:13)。“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 我问说:“我是否也在这‘多人’当中呢?我能成为他的‘朋友’吗?我可能属于‘教会’吗?”然后就听见这个回答:“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传16:31)。“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10:13)。“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传10:43)。“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1:12)。“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我的心受到感动,我接受了基督的荣美与礼物,作为我的珍宝。这个伟大的事实充溢在我心中——基督爱我。所以我与早期那些见证人一同说:“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这是甚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说:他付出了最高的代价,要把最大的礼物赐给我。那是什么?就是他在地上的一生将到尽头时所祷告的礼物:“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翰福音17:24)。在他的受苦与受死中,“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翰福音1:14)。我们所已经看见的,就足以吸引我们。但是最美好的还没有来到。他死了,就是要为我们确保这一点——那就是基督的爱。 ========================== 7.要消除律法上对我们不利的要求 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 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 ——歌罗西书2:13-14 有人认为我们的好行为总有一天可以超过坏行为。这是何等愚蠢的想法。这是愚蠢的,有两个理由。 第一,那不是真的。甚至连我们的好行为都是有缺陷的,因为我们作出这些好行为时并没有荣耀神。我们在作这些好行为时,是否存着喜乐的心倚靠神,想要彰显他至高的价值呢?我们是否履行那支配一切的命令,“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彼得前书4:11)? 神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马书14:23);那我们该如何回应这话呢?我想我们应该是无话可说。“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罗马书3:19)。我们闭口不言。以为我们的好行为可以在神面前超过坏行为,是愚蠢的想法。没有高举基督的信心,我们的行为只能显出我们的悖逆,此外毫无意义。 寄望于我们的好行为,乃是愚昧的,第二个理由是:这不是神拯救的途径。我们蒙拯救脱离坏行为该有的刑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好行为多过坏行为,而是因为在天上“有碍于我们的字据”已经被钉在基督的十字架上了。神拯救罪人的途径,是全然不同的,并不是衡量他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是毫无指望的。唯一的盼望是在于基督的受苦与受死。 平衡账本上的资产与负债,是无法拯救我们的。唯一的得救之道,是消除所有的记录。我们坏行为(包括我们有缺陷的好行为)的记录,连同每一个行为应当得着的公义刑罚,都必须涂抹掉——而不是取得平衡。这就是基督受苦与受死所要成就的。 记录的消除,是发生在我们行为的记录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歌罗西书2:14)。这个可恶的记录是怎么钉在十字架上的呢?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并不是记录的文件,而是基督。所以,基督成了我的坏行为(与好行为)那可恶的记录。他接受了我该受的刑罚。他把我的得救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立足点上。他是我唯一的盼望。相信他,就是我来到神面前唯一的道路。 ======================= 8.要作多人的赎价 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 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马可福音10:45 有人以为接受赎价让罪人得救的乃是撒但,这根本不是圣经的思想。当基督死时,撒但接受的并不是赎款,而是挫败。神的儿子成为人,“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希伯来书2:14)。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耶稣说:他来了,是“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焦点不是在于何人得到赎价,而是在于他以自己的生命为赎价,以及他以自己的自由选择来服事人,而不是受人服事,以及将有“多人”从他所付的赎价得益。 我们如果问到底是谁接受了赎价,圣经的答案肯定是神。圣经说基督“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祭物献与神”(以弗所书5:2)。基督“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希伯来书9:14)。我们需要有一位代替我们而死;这整个需要是因为我们得罪神,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因为我们的罪,“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罗马书3:19)。所以,当基督为我们舍己,作为赎价时,圣经上说我们就得着释放脱离了神的定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马书8:1)。我们最终还要得着释放,脱离“神最后的审判”(罗马书2:2;启示录14:7)。 要得着释放脱离神的定罪,所必须付出的赎价是基督的生命。不单是他活着时的生命,也包括他受死时所舍去的生命。耶稣一再地对他的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马可福音9:31)。事实上,耶稣喜爱自称为“人子”(在福音书中超过六十五次),其中一个理由是:这个词语具有必死的含义。人是可能死亡的。所以他必须成为一个人。赎价只能由人子来支付,因为赎价是在受死时将生命交出来。 这赎价不是别人强制从他夺走的。“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那就是这句话的意义。他不需要我们的服事。他是施予者,而不是接受者。“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约翰福音10:18)。这赎价是他自愿付出的,而不是被人强迫的。这再次让我们认识到他的爱。他自愿地拣选付出生命为代价,来救拔我们。 基督救赎我们脱离罪恶,有多少的果效呢?他说:他来了,是“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赎脱离神的忿怒,但这个祭物却是为每一个人而献上的。“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提摩太前书2:5-6)。凡是接受这位救赎者基督的人,没有一个会被摒弃在这救恩之外。 ========================== 9.要赦免我们的罪 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 ——以弗所书1:7 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马太福音26:28 当我们宽免一笔债务,饶恕人的冒犯或伤害时,并没有得到一笔结帐的款项。那是与饶恕相反的——如果我们所损失的得到补偿,就不需要饶恕了。我们已经得到该得的款项了。 饶恕理所当然是个恩典。如果我被你伤害了,恩典可以不计前嫌。我不控告你,饶恕你。恩典是把某个人不配得着的给他。所以,饶恕(forgiveness)这个英文字里面有个给予(give)。饶恕(forgiveness)甚至不是“获取”(getting),它乃是放弃获取的权利。 那就是我们信靠基督时神所作的:“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传10:43)。我们如果相信基督,神就不再计算我们的罪。这是神自己在圣经上所见证的:“唯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以赛亚书43:25)。“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诗篇103:12)。 但是,这引起了一个问题:我们全都知道,光是赦免还不够。如果伤害很大—就像谋杀,或强奸—我们就可以清楚看见这一点。如果法官(或神)只是对每一个杀人犯或强暴犯说:“你觉得有歉意吗?好吧!政府就饶恕你,你可以走了。”就是我们的社会、甚至全宇宙都无法接受的。在这一类的情形下,我们可以看见:纵使受害者有个饶恕的灵,政府也不能不顾及公义。 神的公义也是如此。所有的罪都是严重的,因为是得罪神(见本书第一章)。当我们忽略、不顺服、或亵渎他时,他的荣耀就受到伤害。他的公义不会让他把我们无罪开释,就好像法官不能免除刑事犯所亏欠社会的一切。我们的罪给神的荣耀造成的伤害,必须获得修补,好叫他的荣耀可以在公义中照射得更加明亮。如果我们这些罪犯获得赦免,无罪开释,那么,一定得清楚地说明:虽然从前亵渎的人获得释放了,神的荣耀依旧没有减损。 基督受苦并受死,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以弗所书1:7)。我们获得赦免,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我们的顺服,虽然付出了许多的代价,但那是蒙赦免的结果,而不是根源,所以我们才称之为恩典;但是,这恩典的代价却是耶稣的生命,所以我们才称之为公义。喔!神没有计算我们的罪,这个消息何等宝贵!基督又是何等美丽,他的血使神所作的这一切都显为公义的。 ========================= 10.要叫我们有称义的可能 现在我们……靠着他的血称义。——罗马书5:9 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3:24 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马书3:28 在神面前被称为义,与蒙神赦免,两者并不是同一回事。蒙神赦免意味着我本是有罪的,但神却不计算我的罪。被称为义的含义却是:我已经接受过试验,却找不到罪。我的权利是应得的。我获得证明为无辜的。法官说:“无罪。” 称义是个法律上的举动。意思是宣告某人为正义的。这是一个裁决。称义的裁决并不是使一个人成为正义的,而是宣告一个人为正义的。它的基础在于这个人必须确实是正义的。最能让我们看清这一点的,是圣经上所告诉我们的:众人在回应耶稣的教训时,“以神为义”(路加福音7:29)。意思不是说他们使神成为公义的(因为他本来就是公义的),而是说他们宣告神是公义的。 我们因为信靠基督而产生了道德上的改变,但那并不是称义。圣经通常称之为成圣——变好的过程。称义不是那个过程。它根本不是一个过程,而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一个宣告。一个裁决:正义的!公义的! 要在人间的法庭被称为义,通常是要遵守法律。你如果遵守法律,陪审团与法官就只能宣告你真实的情况:你遵守了法律。他们称你为义。但是,在神的法庭中,我们却没有遵行律法。所以,从一般的用法看来,是毫无希望称义的。圣经甚至说:“定恶人为义的……为耶和华所憎恶”(箴言17:15)。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因为基督的缘故,圣经也说神“称罪人为义”,因为他们信靠了他的恩典(罗马书4:5)。神竟然作了看起来似乎是可憎恶的事。 但它为什么不是可憎恶的呢?或者,就如圣经所说的,神怎么能“自己为义,也称〔只不过是〕信耶稣的人为义”(罗马书3:26)呢?称那信靠他的罪人为义,对神而言并不是可憎恶的。理由有二:第一,基督流出他的血,要消除我们的罪恶过犯。所以圣经说:“现在我们……靠着他的血称义”(罗马书5:9)。但那不过是除掉罪恶过犯罢了。那并没有宣告我们为义。消除我们没有遵行律法的过犯,并不等于宣告我们是遵守律法的人。一个老师如果从考试成绩单中消除了一个“不及格”的记录,并不表示那个学生就可以获得“甲”的评分。如果银行宽免了我账户里面的债务,并不等于宣告我是一个财主。同样的,消除我们的罪并不等于宣告我们为义。这样的消除是必须发生的。那是称义所不可或缺的。但不是只有这样。称那些相信的罪人为义,对神而言不是可憎恶的, 还有第二个理由。我们会在下一章加以说明。 ======================== 11.要完成顺服,叫我们成义 耶稣基督……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8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马书5:19 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哥林多后书5:21 ……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 ——腓立比书3:9 称义不是单单消除我的不义而已。它也是将基督的义归在我身上。我没有公义可以让我来到神面前。我在神面前所能说的是:“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腓立比书3:9)。 这是基督的义。但它却归于我了。那意味着基督完全实现了一切的义;然后,当我信靠基督时,这义又算为我的。我被算为义了。神所看见的是基督完美的义,然后就以基督的义宣告我为义。 所以,神称罪人为义(罗马书4:5),对神而言并不是可憎恶的。理由有二:第一,基督的死偿付了我们不义的债务(见上一章)。第二,基督的顺服提供了我们在神的法庭上被称为义所需要的义。神对进入永生的要求,不光是要消除我们的不义,也要建立我们完全的义。 基督的受难与受死,就是这两个理由的基础。他的受难,乃是遭受我们的不义所应得着的苦难。“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以赛亚书53:5)。但他的受难与受死,也是顺服的极致与完成,成为我们称义的基础。他“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8)。他的受死是他顺服的顶峰。圣经说:“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马书5:19),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基督的受死成为我们蒙赦免与得完全的基础。“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哥林多后书5:21)。神使那无罪的基督替我们成为罪,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我们的罪归在他身上,然后他就成为我们的赦免。我们(身为罪人)在基督里成为神的义,又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同样是:基督的义归于我们,因此他就成为我们的完全。 但愿基督因他受难与受死所获致的果效而得着尊崇!这果效包括两面的工作,就是赦免我们的罪,以及叫我们有可能被称为义。为了这个伟大的成就,让我们敬拜他、宝贝他、并信靠他吧! ================ 12.要使我们免受定罪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 ——罗马书8:34 这是基督的受苦与受死所获致的伟大结论:“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马书8:1)。“在基督里”的意思,是借着信心与基督建立关系。相信基督,将我们与基督联合为一,结果他的死就成为我们的死,他的完全就成为我们的完全。基督成为我们的刑罚(我们无须再接受刑罚)和我们的完全(那是我们无法成就的完全)。 信心并不是我们蒙神悦纳的根据,只有基督才是。信心将我们与基督联合为一,所以他的义就算为我们的义。“(我们)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加拉太书2:16)。“因信称义”与“在基督里称义”(加拉太书2:17)是平行用语。我们是借着信心得以在基督里,所以被称为义。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保罗问这个问题时,已经预设了它的答案。没有人!接着就宣告他的理由:“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基督的死免除了我们的定罪。我们绝对不会被定罪,就如基督确实已经死了一样。在神的法庭上没有重复定罪的危险。我们不会为同一个罪名而被定两次的罪。基督已经为我们的罪死了一次。我们不会因为这些罪再被定罪。定罪已经过去了,不是因为它不存在了,而是因为它已经发生过了。 但是,被世界定罪又如何?“谁能定他们的罪”这个问题总有个答案吧?难道基督徒不是被世人定罪吗?已经有许多人殉道。答案是: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定罪我们。有人可以提出指控,但最终都无法成立。“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罗马书8:33)。圣经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马书8:35)也是一样的意思。这个答案并不表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基督徒身上。它的意思是:“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37)。 世人会定我们的罪。他们甚至可能会以刀剑来定我们的罪。但是,我们知道:最高的法庭已经作出对我们有利的裁决了:“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马书8:31)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这么作。他们纵使拒绝我们,神却接纳我们。他们纵使恨我们,神却爱我们。他们纵使囚禁我们,神却释放我们的灵。他们纵使叫我们受患难,神却借着这火来炼净我们。他们纵使杀害我们,神却借此把我们带进乐园。他们无法打败我们。基督已经死了。基督复活了。我们在他里面活着。而在他里面就不再定罪了。我们已蒙赦免,我们被算为义了。“义人……胆壮像狮子”(箴言28:1)。 ======================== 13.要废除割礼和所有的仪式 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加拉太书5:11 凡希图外貌体面的人都勉强你们受割礼,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加拉太书6:12 在早期教会中,割礼的地位是个重大的争论。割礼是神在创世记17章10节所吩咐的,从那以后在圣经中就长久受人看重。基督是个犹太人。他的十二个使徒全都是犹太人。第一批归向基督的也几乎全部都是犹太人。犹太人的圣经一直是基督教会圣经的一部份。难怪犹太人的仪式会进入基督教会里面。 这些仪式进入教会,争论也随之而起。基督的信息传布到非犹太人居住的城市里,如叙利亚的安提阿。外邦人相信基督。这个问题变得非常急迫:福音的核心真理如何与割礼这类的仪式调和呢?基督的福音是:你如果相信他,你的罪就蒙赦免,你就可以在神面前称为义;这些仪式与基督的福音何干呢?有神帮助你。你已经有永生了。 在整个外邦世界,使徒们所传讲的都是单单因着信就蒙赦免与称义。彼得传讲说:“众先知也为他〔基督〕作见证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传10:43)。彼得传讲说:“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使徒行传13:38-39)。 但割礼如何呢?在耶路撒冷的一些人认为它是不可或缺的。安提阿变成了这个争论的引爆点。“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受割礼,不能得救’”(使徒行传15:1)。接着就召开一场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 有几个信徒……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众人都默默无声。 使徒行传15:5-12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比使徒保罗认识得更为透彻。基督受难与受死的真实意义,面临着危急与挑战。相信基督,就够叫我们与神建立合宜的关系吗?或者是还必须受割礼呢?答案很明显。保罗说如果他依旧传讲割礼,“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加拉太书5:11)。十字架就代表得着自由,脱离仪式的辖制。“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拉太书5:1)。 ========================= 14.要使我们相信并保持信心 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马可福音14:24 又要与他们立永远的约,且使他们有敬畏我的心,不离开我。——耶利米书32:40 圣经说到一个“旧约”与一个“新约”。约这个字是指两造之间签订的一个严肃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而且签订的时候双方都必须起誓,也都必须履行其中的条款。在圣经上,神与人所立的约都是由他采取主动。他定下条款。他的旨意决定了他这一面的责任。 “旧约”是指神在摩西律法中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它的弱点在于没有伴随着属灵的改变。所以,人无法遵行,也无法带来生命。它是以字句写在石版上的,而不是写在心灵上的。先知所应许的“新约”,则完全不同。它“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圣灵;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哥林多后书3:6)。 新约的能力是旧约远远赶不上的。它是立定在耶稣的受苦与受死上。“他作了新约的中保”(希伯来书9:15)。耶稣说他的血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马可福音14:24)。意思是说耶稣的血买回了新约的能力与应许。它是最有功效的,因为是基督受死而立的。 那么,他以自己的血确保永远有效的这约,有什么条款呢?先知耶利米描写了其中的几条:“我要……另立新约。……我……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耶利米书31:31-34)。基督的受苦与受死确保了他的子民内在的改变(律法写在他们心上),以及他们的罪孽必蒙赦免。 为了确保这约永远不失效,基督采取主动来创造信心,确保他子民的信心得以维持。他不是把律法写在石版上,而是写在心版上,创造了一群新约的子民。与写在石版上的“字句”相反的是,他说到“圣灵是叫人活”(哥林多后书3:6)。“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神〕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以弗所书2:5)。这就是属灵的生命,使我们能以看见并相信基督的荣耀。这个神迹创造了一群新约的子民。这约是稳妥且确凿不移的,因为是基督用自己的血所立的。 这神迹不单创造了我们的信心,也确保我们的信心得以维持。神说他“要与他们立永远的约……,且使他们有敬畏我的心,不离开我”(耶利米书32:40)。当基督死的时候,就确保他的子民不单要得着新心,也要得着新的确据。他不会让他们离开他。他必保守他们。他们将会坚定不移。立约的血就是保证。 =============================== 15.要使我们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 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希伯来书10:14 但如今他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歌罗西书1:22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5:7 基督徒生命中最令人痛心的事之一,就是我们的改变何等迟缓。我们听见神吩咐我们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他(马可福音12:30)。但我们究竟有没有把我们的情感全然献上呢?我们习惯与使徒保罗一同呼喊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马书7:24)。我们甚至在重新下定决心时呻吟着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腓立比书3:12)。 “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当代圣经》译作“他在我身上所盼望的理想”),这句话就是坚忍与喜乐的钥匙。我一切的努力、渴望和奋斗,并不是为了要属于基督(那是已经发生的了),而是要追求完全像他。 基督徒坚忍与喜乐的最大来源之一,就是知道我们在不完全的过程中已经达到完全了——而这必须归功于基督的受苦与受死。“因为他一次献祭〔把他自己献上〕,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希伯来书10:14)。这真是惊人!我们“得以成圣”(还在过程中),却又“(已经)永远完全”了;两者同时出现在同一句话里面。 得以成圣,意思是我们还不完全,还在过程中。我们正在变成圣洁的——却还没有完全圣洁。而这里明确说是指着这些——而且只有这些——已经完全的人。在这里,令人喜乐、安慰的是:我们在神面前得完全的证据,并不是我们所经历的完全,而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我们正走在路上,就证明我们已经抵达了;这真是个好消息。 圣经也用面团与面酵(酵母)这个古老用语,来描绘同一件事。在这幅图画中,面酵是邪恶的。我们是生面团。圣经说:“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5:7)。基督徒是“无酵的”。没有酵——没有邪恶。我们已经完全了;为这缘故,我们必须“把旧酵除净”。我们已经在基督里成为无酵的了;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在实际的行为上成为无酵的。换言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已经成为的样子。 这一切的基础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基督的受难是如此坚定地确保了我们的完全,使得它现在就已经是个事实了。所以,我们与罪恶搏斗,不单是为了要成为完全,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就是完全的了。我们站在已经得完全的坚稳根基上,与我们的不完全搏斗;耶稣的死就是这场搏斗的秘钥。 ================================= 16要赐给我们清洁的良心   何况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良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吗? (希伯来书9:14)   有些事是永不改变的。污秽的良心是个老掉牙的问题,好像亚当、夏娃一样。他们一犯了罪,良心马上就被玷污了。他们的罪恶意识是极有害的。它破坏了他们与神的关系——他们躲避他。它破坏了他们彼此的关系——他们互相指责。它破坏了他们自己的平安——因为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是赤身露体的。   在整本旧约圣经中,良心一直是个问题。但是,献上动物为祭,却不能叫人的良心得着洁净。“所献的礼物和祭物,就着良心说,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这些事,连那饮食和诸般洗濯的规矩,都不过是属肉体的条例,命定到振兴的时候为止”(希伯来书9:9-10)。作为基督的一个预表,神把这些动物的血算为足以洁净肉体——礼拜仪式上——的不洁,但良心的不洁却不然。   没有任何动物的血可以洁净良心。旧约时代的人知道这一点(见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与诗篇五十一篇)。我们也知道。所以,有一位新的大祭司——神的儿子耶稣——带着更美的祭物而来∶那就是他自己。“何况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良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吗?”(希伯来书9:14,《和合本》小字)。以动物为祭,预表了神的儿子最终以自己为祭;神儿子的死则回溯到旧约圣经时期,遮盖神子民所有的罪恶,同时向前延伸,遮盖新约时期神子民所有的罪恶。   我们现代人也是如此。这是科学、网路、器官移植、简讯、手机的时代;但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永远一样的∶我们的良心定我们的罪。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能来到神面前。无论我们的良心受到多少的扭曲,有一点始终是一样的∶我们不够好,无法来到他面前。   我们可以砍伤自己,把我们的孩子丢到圣河里,捐出百万美元行善,或在感恩节时帮忙施舍食物给穷人,或进行千百种的苦行与自残,结果还是一样∶污点还在,死亡的阴影依然笼罩心中。我们知道自己的良心受到玷污——不是因为触摸死尸或吃了猪肉这类外表的事。耶稣说污秽人的是从人里面出来的,而不是从外面进入的(马可福音7:15-23)。我们受到骄傲、自怜、苦毒、情欲、嫉妒、贪婪、冷漠、和恐惧——以及它们所造成的举动——所玷污。这些全都是圣经所说的“死行”。它们没有属灵的生命。它们不是出自新生命;它们来自死亡,也引致死亡。这些事叫我们的良心觉得没有盼望,原因就是在此。   在现今的时代,就像在其他所有的时代一样,唯一的答案是基督的宝血。当我们的良心起来定我们的罪时,该怎么办?我们转向基督。我们转向基督的受苦与受死——基督的宝血。这是全宇宙间唯一能洁净良心的媒介,叫我们活着时能够良心无愧,并且在平安中离世。 ================================= 17要获得对我们有益的一切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   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   (罗马书8:32)   我喜爱这节经文的逻辑。不是因为我喜爱逻辑,而是因为我喜爱见到自己真实的需要得到满足。罗马书八章32节的前后两半,有着非常惊人且重要的逻辑关连。我们可能看不出来,因为后半是个问句∶“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但是,如果我们把问句改成陈述句,就可以看得见了。“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那么他肯定更要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   换言之,这两半的关连,是为了要叫我们对于后半节有绝对的把握。如果神作了最难作的事——也就是说,让他的儿子受苦且受死——那么他肯定也会作比较简单的事,就是把万有和他一同赐给我们。神答应要把万有都赐给我们,这比他儿子的牺牲更为确定。他已经“为我们众人舍了”他的儿子。他既这么作,难道还会在我们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吗?那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把万物赐给我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那不是说我们可以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甚至不是说我们可以安全,免受仇敌攻击。从圣经接下来四节经文所说的就可见一斑∶“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罗马书8:36)。许多基督徒遭受这种逼迫,甚至在今天也一样。圣经问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马书8:35),答案是“不!”不是因为基督徒不会遭遇这些事,而是因为“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37)。   那么,因为基督为我们而死,神肯定会将“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他会把对我们有益的一切赐给我们。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切,好叫我们可以模成神儿子的形像(罗马书8:29)。是我们要达到永恒喜乐所需要的一切。   圣经上的另一个应许也是一样∶“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书4:19)。前面几节经文已经厘清了这个应许的意义∶“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4:12-13)。   那里说我们靠着基督“凡事”都能作。但请留意∶这个“凡事”也包括“饥饿”与“缺乏”。神会满足每一个真实的需要,包括我们以为的许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还能在苦难中喜乐的能力。神会满足每一个真实的需要,包括我们觉得需要食物却没有得到满足时,还能靠着恩典而忍受饥饿。基督的受难与受死向我们保证∶神会把我们遵行他的旨意、归荣耀给他、以及获得永恒喜乐所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 ==================================== 18要医治我们道德与身体的疾病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以赛亚书53:5)   他┅┅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马太福音8:16-17)   基督受苦并受死,是要叫疾病有一天都会彻底被消灭。疾病与死亡都不是属于神原初为世界所定的计划。它们是伴随着罪恶而来的,是神给一切受造之物的一部分审判。圣经上说∶“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它如此的”(罗马书8:20)。神叫世界降服在身体的痛苦与虚空之下,以显出道德邪恶的可怖。   这个虚空也包括死亡在内。“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罗马书5:12)。它也包括一切疾病的疼痛。而基督徒也不例外∶“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亦即那些信靠基督的人],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马书8:23)。   但这一切可悲的疾病都是暂时的。我们期盼一个时间来到,那时就不再有身体的疼痛了。受造之物降服于虚空之下,并不是永远的。圣经说∶神从审判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盼望上。这是他最终的目的∶“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马书8:21)。   当基督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的使命是要完成这个普世性的救赎工作。他在地上的时候,医治了许多人,以此标示出他的目的。有许多时候,群众聚集在一起,他“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马太福音8:16;路加福音6:19)。这让人预尝了历史终了时的光景,那时,“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示录21:4)。   基督击败死亡与疾病,他的方法就是把它们负在自己身上,带着它们一同进到坟墓里。罪带来了疾病;当耶稣受苦并受死时,他忍受了神对罪恶的审判。先知以赛亚用这些话来解释基督的受死∶“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以赛亚书53:5)。耶稣的背上遭受猛烈的鞭打,却买来了一个没有疾病的世界。   有一天,一切的疾病都要远离神所救赎的受造之物。将会有新的地。我们都要得着新的身体。死亡将要被永远的生命吞灭掉(哥林多前书15:54;哥林多后书5:4)。“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以赛亚书65:25)。所有爱基督的人,都要向羔羊唱感谢的歌,因为他已经被杀,要救赎我们脱离罪恶、死亡、与疾病。 ============================== 19要将永生赐给凡相信他的人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3:16   在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都不想死。只有在遭受似乎无法忍受的苦难时,才会兴起死亡的念头。但是在那样的时刻,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释放。我们切望美好的时光重新降临。我们希望痛苦消失无踪。我们希望所爱的人可以从坟墓再回来。我们想要的是生命与快乐。   我们如果把死亡浪漫化,成为生命的极峰,就是在开自己的玩笑。死亡是个敌人。它使我们与这世界一切奇妙的快乐隔绝。我们若要给死亡取了一个比较动听的名字,就只能称它为较轻的恶。在我们的苦难中带来致命一击的刽子手,并不是完成了我们深切的渴望,而是结束我们的盼望。人类内心的渴望是要活着,并要快乐。   神造我们就是这样。“神┅┅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11,《和合本》小字)。我们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而神喜爱生命,并且永远活着。神造我们是要我们永远活着的。而我们也将会是那样。永生的对面,并不是消失,而是地狱。耶稣比任何人都更多提及地狱,而且清楚说明∶拒绝他所提供的永生,所带来的结果不是消失,而是落在神的忿怒中,那是何等悲惨的光景∶“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   而且这种光景是持续到永远的。耶稣说∶“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马太福音25:46)。这是一个无法言述的事实,显示出以漠不关心或藐视的态度对待神是无比的邪恶。所以耶稣警告说∶“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睛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可福音9:47-48)。   所以,永生不光是今生的延续,混杂着痛苦与快乐。地狱如何是今生最坏的结局,“永生”也照样是最好的。它是至高无上的、与时俱增的福乐,一切罪恶、一切悲伤都过去了。在这堕落世界中的一切邪恶、一切有害的事物,都除掉了。一切美善的事物——一切能带来真正而持久之喜乐的事物——都要保留下来,并且加以炼净、强化。   我们将要改变,使我们能够承受这些福乐,那是我们今生所无法得着的。“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书2:9)。这句话永远是真的,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对于那些信靠基督的人而言,最美好的尚未来到。我们将要看见神那叫一切得着满足的荣耀。“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基督受苦并受死,就是为此。我们为什么不欢迎他来作我们的珍宝,并且活着呢? ============================== 20要救我们脱离现今这罪恶的世代   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 加拉太书1:4   一直到我们离世,或者直到基督回来建立他的国度,我们都是活在“这罪恶的世代”。所以,圣经说基督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时,并不是指他要把我们带离这个世界,而是说他要救我们脱离这个世界的邪恶权势。耶稣如此为我们祷告∶“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翰福音17:15)。   耶稣祈求父神救我们脱离“那恶者”,理由是“这罪恶的世代”乃是撒但拥有自由可以欺骗并毁坏的世代。圣经说∶“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这“恶者”又称为“这世界的神”,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叫世人在真理上变成盲目的。“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哥林多后书四章4节)。   直到我们醒悟了自己黑暗的属灵光景以前,我们都是活在现今“这罪恶的世代”,受它的统治者管辖的。“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以弗所书2:2)。如果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就一直作魔鬼的仆人。我们所以为的自由,其实乃是捆绑。圣经说∶“他们应许人得以自由,自己却作败坏的奴仆,因为人被谁制伏就是谁的奴仆”(彼得后书2:19),这话是直接对着二十一世纪的时尚、乐趣、与其附加品说的。   圣经上驰名的自由呼声是∶“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马书12:2)。换言之,要得着自由!别让这个世代的假师傅愚弄了。他们今天在这里,明天就走了。一个奴役人的时尚接着另一个。三十年以后,今天的刺青将不会是自由的标志,而是无法抹灭的妥协痕迹。   从永世的角度看来,这世代的智慧乃是愚昧的。“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哥林多前书3:18-19)。“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哥林多前书1:18)。那么在这个世代,什么是神的智慧呢?就是耶稣基督那伟大的死,那叫人得自由的死。早期跟随耶稣的人说∶“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哥林多前书1:23-24)。   当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释放了数百万的囚奴。他揭露了魔鬼那骗人的假面具,打破了他的权势。他在被钉十字架的前一个晚上说∶“现在┅┅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约翰福音12:31),就是这个意思。别跟随一个已经打败仗的敌人。要跟随基督。那是必须付代价的。你在这个世代将会是个离乡背井的人,但你将要得着自由。 ================================= 21.要叫我们与神和好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罗马书5:10节) 罪人与神之间需要和好;这和好的发生是双向的。我们对神的态度必须从反抗变成相信。神对我们的态度则必须从忿怒变为怜悯。但这两者却不相同。我需要神的帮助才能改变;但神却不需要我的帮助。我们改变必须是从外面临到的;神的改变却是发自他自己的本性。总而言之,神根本没有改变。停止反对我,开始帮助我,乃是神自己计划好的行动。 最重要的几个字是“我们作仇敌的时候”。那时我们“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罗马书5:10)。当我们还作仇敌的时候。换句话说,先“改变”的是神,而不是我们。我们还是仇敌。不是说我们刻意采取敌对行为。大多数人都不觉得自己是刻意与神为敌的。这种敌意是以比较微妙的方式、以安静的不顺服与冷漠来表现的。圣经如此形容它:“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罗马书8:7)。 当我们还在这种情形下,神就差遣基督,来背负我们那些惹动他忿怒的罪,使神可以单单用怜悯来对待我们。神使我们与他自己和好,第一个行动是除掉使他不能与我们和好的障碍,就是我们的罪——藐视神。“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哥林多后书5:19)。 当基督的使者把这个信息传给世人时,他们说:“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哥林多后书5:20)。他们的意思只不过是“要改变你对神的态度”吗?不!他们的意思也包括:要接受神先前在基督里使你们与他和好所作的工作。 想一下人与人之间和好的类比。耶稣说:“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马太福音5:23-24)。他说:“同弟兄和好”,请留意:必须除掉指责态度的是那个弟兄。那弟兄是“向你怀怨”的,就如神有对我们不满之处一样。“同弟兄和好”的意思是:去作你必须作的事,好叫你的弟兄对你的指责可以除掉。 但是,当我们听见基督的福音时,却发现神已经那么作了:他采取了我们无法采取的行动,来除掉他对我们的指责。他差遣基督来代替我们受苦。那个具有决定性的和好是发生在“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从我们这一面来说,和好只是接受神所已经作成的,借此得着一个具有无比价值的礼物。 ============================= 22.要带我们归向神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得前书3:18) 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以弗所书2:13) 总归一句话,神就是福音。福音的意思是“好消息”。基督教最重要的不是神学,而是消息。这就好像战俘从暗藏的收音机听见盟军已经登陆,获救已经指日可待了。囚牢里爆发出欣喜若狂的欢呼声,但守卫却如丈二金刚。 但是,这个好消息最终极的益处是什么呢?一切都归结在一点:神自己。福音的一切内容都引向他,不然就不是福音。例如,倘若救恩只不过救人脱离地狱,却没有救人归向神,那就不是好消息。如果赦免只是使人脱离罪疚,却没有打开通往神的道路,就不是好消息。如果称义只不过在法律上使我们蒙神接纳,却没有叫我们与神相交,就不是好消息。救赎如果只是释放我们脱离辖制,却没有带我们归向神,就不是好消息。得着儿子的名分,如果只不过使我们进入神的家中,却没有把我们带进他的怀抱,就不是好消息。 这是非常要紧的。许多人似乎欢迎好消息,却不欢迎神。如果只是因为想要逃避地狱,就无法肯定证实我们拥有一颗新的心。这完全是天然的渴望,而不是超然的。不需要得着一颗新的心,人的心理也会想要经历得着蒙赦免、或除掉神的忿怒、或承受神家的产业时的释放。纵使没有任何属灵的改变,这一切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你不需要重生,一样会想要得着这些。连鬼魔都想得着哩! 想要得着它们,并没有错。事实上,不想得着它们的人才是蠢蛋。如果我们是因为这些事可以带我们进入神的喜乐中,而想要得着它们,才能证明我们已经改变了。这是基督的死所要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得前书3:18)。 为什么这是福音的精髓呢?因为我们受造就是为了看见并品尝神的荣耀,从而经历完全且持久的福乐。如果我们最大的喜乐是来自其他的事物,我们就是拜偶像,神就没有受到尊崇。他创造我们,是要叫我们享受他的荣耀,好叫他的荣耀得以彰显。基督的福音是好消息,是以神儿子的生命为代价的,神已经作成了必须作的一切,要用那永恒的、与时俱增的喜乐来吸引我们,这喜乐就是神自己。 早在基督降世之前很久,神就已经启示出他自己是完全而持久之快乐的源头:“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然后,他差遣基督来受苦,“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这意味着:他差遣基督来,是要带我们到人所能享受之最深的、最长久的喜乐。那么,请听这个邀请:离开“暂时享受罪中之乐”的光景(希伯来书11:25),来到这“永远的福乐”吧!来到基督这里吧! ============================ 23.要叫我们归属于他 你们借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  (罗马书7:4) 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  (哥林多前书6:19-20) 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  (使徒行传20:28) 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是属于谁的。当然,许多人以为自己不是任何人的奴隶。他们梦想着完全的独立自主。就像一只随潮水而漂流的水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因为没有藤壶(一种甲壳类动物)拉着它不放。 但是,对于有这种想法的人,耶稣说了一句话:“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约翰福音8:32-34)。 堕落的人类以为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但圣经从来没有这么说。堕落的世界没有自主权。我们要么被罪恶辖制,要么被神掌管。“你们……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你们作罪之奴仆的时候,就不被义约束了。但现今,你们……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罗马书6:16, 20, 22)。 大多数时候,我们有自由去作想作的事,却没有自由去作应该作的事。要得着后面这种自由,我们必须先得着新的能力,这能力是由神付出代价的。这是神的能力。那就是圣经所说的:“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罗马书6:17)。那能“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的,乃是神(提摩太后书2:25-26)。 释放这个能力的代价,则是基督的受死。“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哥林多前书6:19-20)。为了那些信靠他的人,基督付了什么代价呢?“他用自己血……买来”(使徒行传20:28)。 现在,我们确实得着自由了。不是独立自主,而是渴望美善的事物。基督的死如果成为我们老我的死,就有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我们打开了。与这位永活的基督之间的关系,已经取代了规条。结果子的自由已经取代了律法的捆绑。“你们借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叫我们结果子给神”(罗马书7:4)。 基督受苦并受死,是要叫我们得着自由,脱离律法与罪恶,并且归属于他。在这里,顺服不再是个重担,它已经成了结果子的自由。切记!你不是属于自己的。你会是属于谁的呢?如果你想属于基督,就来归属于他吧! ===================================== 24.要赐给我们信心来到至圣所 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希伯来书10:19) 旧约圣经中最大的奥秘之一,就是以色列人用来敬拜之帐幕的意义,这个帐幕又叫作“会幕”。这个奥秘只有暗示,却没有清楚说明。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来到西奈山时,神详细地指示摩西,该如何建造这个移动性的敬拜所在,以及会幕里的一切器具。它奥秘之处在于这个命令:“要谨慎作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埃及记25:40)。 一千四百年以后,基督来到这个世界,更充分地启示出:这个古老会幕的“样式”,只是天上实体的“形状”或“影像”。帐幕是属天实体在地上的表征。所以,我们在新约圣经中见到:“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正如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神警戒他,说:‘你要谨慎,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希伯来书8:5)。 旧约圣经中以色列人的敬拜,也照样指向更真实的事物。在会幕里面有圣所与至圣所,祭司重复地把祭牲的血带到里面去,与神相会;在天上也照样有无比超越的“圣所与至圣所”,基督带着自己的血进入里面,但不是重复进去,而是只有一次。 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希伯来书9:11-12) 这一点对于我们的意义是:这条路现在已经为我们开通了,我们可以与基督一同进入至圣所,进到神的同在中。从前只有犹太祭司可以进入圣所的“形状”与“影像”中。至于至圣所,只有大祭司一年一度进去,那是神的荣耀显现之处(希伯来书九章7节)。那荣耀的所在,有层幔子隔开。圣经告诉我们,当基督在十字架上断气时,“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盘石也崩裂”(马太福音27:51)。 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这段话作出了解释:“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泳褪撬纳硖濉保ㄏ2词?10:19-20)。离了基督,神的圣洁就必须与我们隔开。不然,因为我们的罪,他就得不到尊崇,我们也会被毁灭。但是现在,因为基督的缘故,我们可以进前来,让我们的心享受神的圣洁所散发出的荣美。他不会得不着尊崇。我们也不会被毁灭。因为基督已经成了我们的保护,神要得着荣耀,我们也将存着敬畏的心,永远站在神的面前。所以,别怕进前来。但是,要借着基督而来。 ============================= 25.要成为我们与神相会的所在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翰福音2:19-21) 我把约翰福音二章19-21节意译为“杀了我吧!我会成为普世之人与神相会的所在。”他们以为耶稣是指着耶路撒冷的圣殿说的:“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但是他其实是指着自己的身体说的。 耶稣为什么将犹太人的圣殿与他自己的身体相提并论呢?因为他来了是要取代圣殿,作为与神相会的所在。神的儿子成为肉身来到世上,礼仪与敬拜就发生了非常重大的改变。基督自己成为最终之逾越节的羊羔,最终的祭司,最终的殿。这一切都要过去,他却要长存。 所存留下来的,是好得无比的。耶稣论及他自己说:“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马太福音12:6)。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圣殿变成神的居所,神的荣耀充满在圣所里。至于基督,圣经说:“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歌罗西书2:9)。在耶稣身上,神的同在并不是来了又去。他就是神。我们如果遇见他,就是遇见神。 在圣殿里,神是透过许多不完全的人为中保,来与人相会。但现在,论及基督却说:“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摩太前书2:5)。我们如果要在敬拜中与神相遇,只需要来到一个地方,就是到耶稣基督这里。基督教没有一个地理中心,像回教与犹太教那样。 有一次,耶稣面对一个淫乱的妇人,她却转移话题说:“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稣就顺着这个岔出去的话题说:“妇人,……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地点不是问题。那是什么呢?耶稣接着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约翰福音4:20-23)。 耶稣彻底改变了范畴。不是在这山上,也不是在那城里,而是在灵与真理(心灵和诚实)中。他来到这个世界,是要消除地理的藩篱。现在不再有圣殿了。耶路撒冷不再是中心了。基督才是。我们想要看见神吗?耶稣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9)。我们想要接待神吗?耶稣说:“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太福音10:40)。我们想要在敬拜中经历神的同在吗?圣经说:“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翰一书2:23)。我们想要尊敬父神吗?耶稣说:“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约翰福音5:23)。 当基督死而复活时,就取代了古老的圣殿,成为普世的人都可以亲近的基督。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来到他这里。哪里有信心,他就在哪里。 ================================= 26. 要结束旧约的祭司体系,成为永远的大祭司 那些成为祭司的……有死阻隔,不能长久。这位既是永远常存的,他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先为自己的罪,后为百姓的罪献祭;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 —希伯来书7:23-27 因为基督……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 —希伯来书9:24-26 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 —希伯来书10:11-12 基督徒所相信的真理,最伟大的词语之一,就是“一次”。这是来自一个希腊文(ephapax),意思是“一次永远地”。它意指某件具有决定性的事情发生了。只需要采取一次的行动,永远不必重复。如果有任何人试图重复它,就是否认了“一次而永远地”发生之事所带来的果效。 在以色列,祭司必须年复一年地为自己的罪和百姓的罪献祭,这是个悲哀的事实。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么作不能叫罪得着赦免。神为了释放他的子民,而指定了这些祭物。他们犯了罪,需要有一个替代者来承担他们的刑罚。尽管这些祭司是有罪的,神仍然接受他们的服事和所献上的祭物,这是出于他的怜悯。 但是,这个制度也有阴暗的一面。它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举行。圣经说:“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希伯来书10:30)。百姓知道:他们按手在公牛的头上,把他们的罪转移给祭牲,这个动作必须一再重复。没有一个祭牲足以一次而永远地为人的罪而受苦。有罪的祭司也必须为自己的罪而献祭。必死的祭司需要有人接替。公牛与山羊没有道德生命,不能背负人的过犯。“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希伯来书10:4)。 祭司体系并不完备;但这朵乌云周围却有银边衬托着。神如果接受这些不完备的事物,就意味着他有一天会差遣一个够资格的仆人,来完成这些祭司所不能完成的事—一次而永远地除罪。 那就是耶稣基督。他成为最终的祭司,也是最终的祭物。他是无罪的,所以不须为自己献祭;他是永远活着的,从来不需要有人接替。他是人,可以背负人的罪。所以,他并不是为自己献祭;而是献上自己为最终的祭物。永远不需要另一个祭司。在我们与神之间只有一位中保,一位祭司。我们不需要别的祭司。喔!那些单单靠着基督亲近神的人是何等有福啊! ================================== 27.要成为体恤并帮助我们的大祭司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希伯来书4:15-16 基督成为我们的祭司,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献为祭物(希伯来书9:26)。他是我们与神之间的中保。他的顺服与受苦是如此完全,神不能视而不见。所以,如果我们借着他来到神面前,神也不能将我们赶走。 但还有更好的。在走往十字架道路之前的三十年间,基督受过试探,像每一个人所受的一样。真的,他从来没有犯过罪。但是,有智慧人指出:这意味着他所受的试探比我们所受的更强烈,而不是更弱。一个人如果在受试探的时候屈服,试探的攻击就还没有达到最彻底、最长久的程度。压力还在增加的时候,我们就投降了。但耶稣从来不曾如此。所以,他忍受最彻底的压力,一直到底,而且不曾屈服。他知道遭受最猛烈的试探是什么滋味。 一生之久的试探,在他遭受惊人的折磨与离弃时达于顶点;这赋予耶稣无与伦比的能力,可以同情那些遭受试探与苦难的人。没有人曾经受苦比他更多。没有人曾经遭受更严重的折磨。没有人比他更不应该受此待遇;也没有人比他更有权利还击。但使徒彼得说:“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得前书2:22-23)。 所以,圣经说他能够“体恤我们的软弱”(希伯来书4:15)。这真是惊人。神的儿子复活以后升到天上,在神的右边,拥有掌管全宇宙的权柄;但是,当我们带着忧伤痛苦—或者被罪中之乐的诱惑困住—来到他面前,他竟然能进入我们的感觉。 这造成什么结果呢?圣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耶稣的体恤和我们信心的祷告连在一起。它说:既然他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5-16)。 这段话的想法显然类似这样:我们挣扎着来到神面前时,可能会感到不受欢迎。我们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神的圣洁与完全,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不适合出现在他面前。但我们接着就想到耶稣是能“体恤”的,他与我们感同身受,而不是敌对我们。意识到基督的体恤,使我们大胆来到神面前。他知道我们的呼求。他尝过我们的挣扎。他吩咐我们在感到需要时带着信心前来。所以,让我们把约翰牛顿(John Newton)这首古老的诗歌牢记在心: 你是来到王前, 带着许多祈求。 因他恩典能力如此浩大, 无人所求会太多。 ============================== 28.要释放我们脱离祖先虚妄的行为 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彼得前书1:18-19 西方世界的世俗人和相信精灵的原始部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相信祖先具有束缚后人的能力。只不过所用的名称不同罢了。相信精灵的人可能会称之为祖先的灵魂或咒诅的转移。世俗人可能称之为基因的影响,或受虐待的创伤、共同受抚养者、情感方面遥远的根源。无论如何,两者都具有宿命论的味道,相信我们的生活是受来自祖先之咒诅或创伤的约束。未来似乎是毫无希望的,没有福乐可言的。 圣经上说:“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所指的是一种空洞的、没有意义的、没有益处的生活方式,其结局是灭亡。它说这些“虚妄的行为”是与我们的祖先有关的。但它没有交代为何会有关连。要紧的是我们必须留意到:我们已经得着释放,脱离了这种虚妄的行为。释放者的能力决定了释放的程度。 从祖宗的辖制得着释放,“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金银代表能够用来支付我们赎价的最贵重的东西。但它们全都是没有用处的。最富有的人通常是最受虚空辖制的人。一个富有的酋长可能害怕祖先的魔法而一辈子活在恐惧中。一间知名公司的总裁可能无意识地受到他的背景所驱策,这些背景甚至可能毁了他的婚姻与孩子。 金银无力帮助我们;但耶稣的受苦与受死却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一切:不是金或银,而是“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基督死的时候,神也顾及我们与祖先的关系。他要释放我们,脱离从祖先遗传的虚妄行为。这就是基督受死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如果你的罪都得着赦免,你穿上基督为义袍,蒙创造宇宙的主宰所救赎、喜爱,就没有任何魔法可以伤害你。圣经说:“断没有法术可以害雅各布,也没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民数记23:23);耶稣的受苦与受死就是这个真理最终极的理由。当耶稣死时,就为那些信靠他的人买赎了天上一切的福分。神如果赐福,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咒诅。 父母亲所造成的伤害,也不能超过耶稣的医治。这个医治性的赎价就称为“基督的宝血”。“宝”这个字表达了无限的价值。所以,这个赎价具有无限的释放大能,没有任何辖制可以对抗它。所以,让我们转离金银,欢迎神的这个礼物吧! ================================ 29.要释放我们脱离罪恶的辖制 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 —启示录1:5-6 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希伯来书13:12 我们的罪毁坏我们,有两种方式:它使我们在神面前成为有罪的,以致我们落在他公义的审判底下;它也使我们的行为举止污秽丑陋,所以我们使神的形象大为失色,那形象本来是我们应该彰显出来的。它用罪恶毁坏我们,它也奴役我们,使我们成为没有爱的人。 耶稣的血释放我们脱离这两种的悲哀。它满足神的公义,好叫我们的罪可以得着赦免。它也打败罪恶的权势,使我们不再作没有爱心的奴隶。我们已经看见基督如何承受神的忿怒,除掉我们的罪。但现在,基督的血如何释放我们脱离罪恶的辖制呢? 答案并不在于他是我们一个有力的榜样,感动我们释放自己脱离自私。哦!是的,耶稣是我们的一个榜样,而且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榜样。他清楚地吩咐我们要效法他:“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34)。但是,他呼召我们效法的,却不是释放的大能。那是更深的事。 罪恶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如此有力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靠着神的大能才能得着释放,而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意志力。但是,既然我们是罪人,我们就必须问:神的大能是否为了释放我们,还是要定我们的罪呢?基督的苦难就是在此发挥了功效。基督死了,除掉我们的罪,那时他其实就打开了天上伟大怜悯的活门,叫我们得着释放,脱离罪恶的权势。 换句话说,先蒙拯救脱离罪疚和神的忿怒,然后才是蒙神的怜悯拯救,脱离罪恶的权势。圣经用来表达这一点的关键用词是:称义在成圣以先,并且是后者的保证。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瞬间发生的(不再有罪!);另一个则是持续不断的转变。 现在,为了那些信靠基督的人,神的大能不是为了他定罪的忿怒效力,而是为了他那释放人的怜悯来效力。神赐给我们这个能力,靠着他的圣灵而改变。所以美丽的“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才会称为“圣灵所结的果子”(加拉太书5:22-23)。就是因为这样,圣经才能给我们这个惊人的应许:“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罗马书6:14)。“在恩典之下”,确保神无限的大能可以摧毁我们的没有爱心(不是一次永远的,而是渐进的过程)。在克服我们的自私上,我们不是被动的,但我们也不能提供那具有决定性的能力。那是神的恩典。所以,伟大的使徒保罗说:“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15:10)。但愿一切恩典的神,借着在基督里的信心,释放我们脱离罪疚与罪的权势。 ====================================== 30.要叫我们向罪死并喜爱公义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彼得前书2:24 基督代替我们、为我们的罪而死,就表示我们死了;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你一定以为:有人代替你而死,就表示你逃脱死亡了。当然,我们确实逃脱了死亡—永恒的死亡,就是无止境的悲惨,与神隔离。耶稣说:“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约翰福音10:28)。“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11:26)。耶稣的死确实意味着“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但是,这还有另一个含义:因为基督代替我们、为我们的罪死了,所以我们也死了。“他……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死”(彼得前书2:24)。他死了,为要叫我们活着;他死了,也是为要叫我们死。当基督死时,我这个相信基督的人,也与他一同死了。圣经清楚说明这一点:“我们……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马书6:5)。“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哥林多后书5:14)。 以这样深奥的方式与基督联合,其证据就是信心。信徒“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加拉太书2:20)。我们回顾他的死,就知道:在神的心目中,我们也在那里。我们的罪归在他身上,我们该受的死亡在他里面临到我们。洗礼就象征这样与基督同死。“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罗马书6:4)。洗礼的水就像坟墓一样。进入水里面,就是描绘死亡。从水里上来,则是新生命的表征。这一切全部都是描绘神“借着信心”所作的事。“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神的功用”(歌罗西书2:12)。 我与基督同死,这个事实与他为我的罪而死有直接的关连。“他……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死。”这就意味着:当我接受耶稣作我的救主时,就是接受我自己这个罪人的死。我的罪把耶稣带到坟墓,也把我与他一同带到那里。信心看见罪是致命的。它杀害了耶稣,也杀害了我。 所以,成为基督徒,就是向罪死之意。喜爱罪恶的老我与耶稣一同死了。罪就像一个看起来不再美丽的妓女一样。她谋杀了我的君王和我自己。所以,信徒向罪死了,不再受它的吸引力所辖制。罪曾经是杀害我朋友的妓女,现在不再有吸引力了。她已经变成仇敌了。 我的新生命现在是受公义支配的。“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得以在义上活”(彼得前书2:24)。基督爱我,为我舍己,他的美丽就是我的心灵所切慕的。而他的美丽就是完全的公义。这就是我现在喜爱顺服的命令(我邀请你与我一起作同样的事):“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罗马书6:13)。 ================================= 31.要叫我们向律法死并为神结果子   你们借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叫我们结果子给神。—罗马书7:4   当基督为我们而死时,我们也与他一同死了;神看我们这些相信的人为与基督联合的。他为我们的罪而死,就是我们在他里面死了(见上一章)。但是,罪并不是杀害耶稣和我们的唯一实体。神的律法也是。我们如果犯罪,违背律法,律法就定我们死罪。如果没有律法,就没有刑罚。“因为……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罗马书4:15)。但是,“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罗马书3:19)。   没有人能逃避律法的咒诅。律法是公义的,我们却是有罪的。只有一条路可以得着自由:必须有人接受惩罚。耶稣就是为此而来:“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加拉太书3:13)。   所以,如果我们是在基督里,神的律法就不能定我们的罪。它管辖我们的权势已经从两方面被打破了。一方面,基督已经为我们履行了律法的要求。他完全遵行律法,并且归在我们的帐上(见第十一章)。另一方面,基督的血已经付出了律法的刑罚。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圣经才非常清楚地教导说,与神建立合宜的关系并不是基于遵行律法。“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罗马书3:20)。“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加拉太书2:16)。靠着遵行律法,是没有希望与神建立合宜的关系的。唯一的希望是基督的宝血与公义,那是我们单单凭着信可以得着的。“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马书3:28)。   那么,如果我们向着神的律法死了,它不再作我们的主人,我们要如何讨神喜悦呢?律法岂不是显明神那良善而圣洁的旨意(罗马书7:12)吗?圣经的答案是:律法的作用乃是要求与定罪;但我们不再属于律法,现在已经是属于基督了,他虽要求,却也赐予。从前,公义的要求是来自外面,是用字句写在石版上的。现在,公义是从我们里面升起,是出于我们与基督的关系而有的渴慕。他与我们同在,而且是确确实实的。借着圣灵,他帮助我们的软弱。一个活的人取代了一张致命的清单。“那字句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哥林多后书3:16,《和合本》小字)。(见第十四章)。   所以,圣经才说新的顺服之道是结果子,而不是遵行律法。“你们借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叫我们结果子给神”(罗马书7:4)。我们已经向着遵行律法死了,好叫我们可以为着结果子而活。果子是自然而然地长在一棵树上的。只要树好,果子就好。这棵树就是我们与耶稣基督之间那个活泼的、爱的关系。他为此而死。现在他吩咐我们进前来:“要信靠我。”向着律法死,好叫你结出爱的果子。 ========================================== 32.要使我们活着为基督,不是为自己   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哥林多后书5:15   基督死了,是为了高举基督;这一点叫许多人感到困惑。哥林多后书五章15节精简扼要地归结出其精义:基督为我们死了,是要叫我们为他而活。换言之,他为我们而死,是要叫我们为他多结果子。直率一点说,基督为基督而死。   这是真的。这不是耍文字游戏。罪的真正精义是:我们没有归荣耀给神—也包括没有归荣耀给神的儿子(罗马书3:23)。但是,基督死了,为要背负罪恶,并要释放我们脱离它。所以,他死了,为要背负我们的罪所堆积在他身上的羞耻。他死了,为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形。为了基督的荣耀,基督死了。这一点困扰一些人,因为听起来似乎没有意义。这似乎不是一件令人喜爱的事。它也似乎把基督的受苦变成与圣经所说的—至高无上之爱的举动—恰恰相反。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基督为了他的荣耀而死,基督为了要彰显爱而死,这两者不单都是真实的,它们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基督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这么作而又称之为爱。基督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位,既是神又是人,所以有无限的价值。在他完美的道德上,他有无限的荣美。他有无限的智慧、公义、良善、与能力。“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希伯来书1:3)。看见他并认识他,比拥有地上的一切更能满足我们。   那些最最认识他的人这么说:   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腓立比书3:7-8   “基督死了,是要叫我们为他而活”,并不是指“要叫我们助他一臂之力”。神“不用人手所服事,好像缺少什么”(使徒行传17:25)。基督也不用:“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45)。基督死了,并不是为了叫我们帮助他,而是要叫我们看见并品尝到他有无限的价值。他死了,为要使我们弃绝毒害我们的声色之娱,用他自己的荣美作为赏心悦目之事来吸引我们。以这个方式,我们蒙他所爱,他也得了荣耀。这两者不是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它们本为一。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他离去是为了差遣圣灵来(约翰福音16:7)。他接着告诉他们保惠师来了以后要作的事:“他要荣耀我,因为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翰福音16:14)。基督死而复活了,为要叫我们看见他并尊他为大。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帮助。这就是爱。耶稣最可爱的祷告包括这个祷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翰福音17:24)。基督为此而死。这就是爱了—受苦,为要赐给我们永远的福乐,也就是他自己。 ========================== 33.要使他的十字架   成为我们夸口的根据   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加拉太书6:14   这似乎太夸张了吧!只夸十字架!真的吗?确确实实只夸十字架?连圣经都说到其他可以夸口的事。夸神的荣耀(罗马书5:2)。夸我们的患难(罗马书5:3;《和合本》在以上两处皆译作“欢欢喜喜”)。夸我们的软弱(哥林多后书12:9)。以神的子民为夸口(帖撒罗尼迦前书2:19)。那么这里的“只”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意思是:其他所有的夸口仍然应该是以十字架为夸口。我们如果以荣耀的盼望为夸口,这夸口应该就是以基督的十字架为夸口。我们如果以基督的子民为夸口,这夸口应该就是以基督的十字架为夸口。只夸十字架的意思是:只有十字架能使其他的夸口成为合理的,所以每一个合理的夸口都应该叫十字架得着尊崇。   为什么?因为每一件美好的事物—事实上,甚至包括每一件被神化为好事的“坏事”—都是借着基督的十字架而临到我们的。除了相信基督,罪人所能得着的就只有审判。是的,有许多事可以叫罪人快乐。但圣经教导说:甚至连生命中这种理所当然的福分,如果不是基于基督的受苦、存着感恩的心来领受,最终都只能使神的审判加剧(罗马书2:4-5)。   所以,我们这些信靠基督的人所享受的每一样事物,都是归功于他的受死。他的受苦承担了罪人应得的所有审判,并且买赎了蒙恩得赦的罪人所享受的一切益处。所以,我们在夸这些事物的时候,应该是夸基督的十字架。在以基督为中心、并喜爱十字架上,我们没有达到该有的程度,因为没有仔细思量这个真理:每一件美好的事物,以及被神化为好事的“坏事”,都是基督的受苦所买赎的。   我们要如何才能如此完全以十字架为中心呢?我们必醒悟一个真理,就是当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时,我们也死了(见第三十一章)。这件事发生在使徒保罗身上时,他这么说:“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这是以基督为中心、只夸十字架的秘诀。   你如果信靠基督,就打破这个世界那来势汹汹的吸引力。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你是一具尸首;对你而言,世界也是一具尸首。或者从正面的角度来说,你是一个“新造的人”(加拉太书6:15)。老旧的你已经死了。活着的是全新的你—相信基督的你。这个信心的标志是:将基督视为珍宝,远超世上的一切。世界用来夺得你的情爱的能力已经死了。   向着世界死的意思是:这世界上每一个合情合理的乐趣,都成了基督用血买赎我们之爱的证明,也是以十字架为夸口的机会。我们的心如果追溯到一切福分的源头,就是十字架,那么这福分的世俗成分就死了,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则成为一切。 ============================ 34.要叫我们因为相信他而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加拉太书2:20   这节经文有个很明显的吊诡:“我已经钉十字架”,但我“现在活着”。你可能会说:“那没什么吊诡之处,只不过是先后次序吧了。我先是与基督一同死了,然后我又与他一同复活了,而且现在我是活着的。”确实如此。但是,“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但“我如今……活着”,这两句更为吊诡的话又如何呢?我到底有没有活着?   吊诡并不是矛盾,只不过是听起来好像矛盾吧了。保罗的意思是:有一个已经死了的“我”,还有另一个活着的“我”。这就是成为基督徒的意义。老我死了。新的我“被创造了”或“复活了”。“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5:17)。“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神〕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以弗所书2:5-6)。   基督受死的目的,是要带着我们的“老我”与他一同进入坟墓,彻底了结它。“〔我们〕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马书6:6)。我们如果信靠基督,就与他联合,神就算我们的老我与基督一同死了,目的是要叫一个新的我可以复活。   那么,谁是这个新的我呢?这两个“我”有何不同呢?我还是我吗?本章开头所引用的那节经文,用两个方式描写新的我:第一个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另一个却是清楚明了的。第一,它说新的我就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20)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基督随时随地与我同在,帮助我;这就是新的我了。他一直把生命注入我里面。在他呼召我去作的事上,他一直加添我的力量。所以圣经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4:13)。“我……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歌罗西书1:29)。所以,总归一句话,新的我说:“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罗马书15:18)。   那就是加拉太书用来表达新我的第一个方式:有基督内住、基督维持、基督加力的我。那就是基督受死所成就的。那就是基督徒。它论及新我的第二个方式是:它是时时刻刻借着信靠基督而活着。“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   如果没有对新的我作这第二个描述,我们可能会怀疑:在经历基督逐日的帮助上,我们扮演什么角色?现在我们有答案了:相信。从神的那一面看来,基督活在我们里面,使我们能够活出他教导我们的生活方式。那是他的工作。但是,从我们这一面看来,这个经历必须时时刻刻信靠他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他会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实现这一个经历,他受苦并受死就是为此。 ================================= 35.要赋予婚姻最深的意义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以弗所书5:25   在圣经中,神对婚姻的计画所描绘的情景是:丈夫爱妻子的方式,就像基督爱他子民的方式一样;妻子回应丈夫的爱,也跟基督的子民回应他的爱该有的方式一样。当神差遣基督来到世上时,心目中就存着这样一幅画面。基督为他的新娘而来,并且为她而死,彰显出理想的婚姻美景。   这个类比的意思不是说丈夫应该在妻子手中受苦。不!在耶稣的身上,确实是这样。他受苦是为了产生一群子民—一个新娘,而这群子民也在那些使他受苦的人当中。而他的许多忧苦是他的门徒离弃他所造成的(马太福音26:56)。但是,这个类比的重点在于:耶稣如何爱他们,甚至为他们而死,并不离弃他们。   早在亚当与夏娃结合以前,在基督降世以前,神就为婚姻勾勒出一幅理想的画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因为基督的使徒在解释婚姻的奥秘时,一直追溯到圣经的起头,引用创世记2:24:“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接下来的那句话,他解释了刚刚所引用的经文:“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以弗所书5:31-32)。   那就意味着:在神的心目中,婚姻起初就设计来彰显基督与他子民的关系的。称婚姻为“奥秘”的理由在于:一直到基督降世以前,婚姻的这个目的并没有清楚启示出来。现在我们看见:婚姻是要在这个世界上更清楚地彰显基督对他子民的爱。   既然这是从起初就存在神的心目中,当基督面对死亡时,这也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他知道,他的受苦所要成就的许多果效也包括这一点:要清楚显明婚姻最深邃的意义。他的一切苦难,都是特别要向为人丈夫的传达一个信息:每一个丈夫都应该如此爱自己的妻子。   神起初所计画的婚姻,并不是痛苦不幸的;但许多的婚姻却是如此。那是罪所造成的。罪使我们彼此亏代。基督受苦并受死,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形。在这个改变上,妻子有她应尽的责任。但基督特别强调丈夫的责任。所以,圣经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   丈夫不是基督,但他们却是蒙召来像他的。尤其是:丈夫随时愿意为妻子的益处而受苦,不威胁她或虐待她。这也包括受苦以保护她免受外来势力的伤害,以及忍受失望,甚至从她而来的辱骂。这种的爱是有可能的,因为基督同时为丈夫与妻子双方而死了。他们的罪已蒙赦免。不需要再为罪受任何的苦。基督已经承担了这个苦难。这两个已蒙赦免的罪人,现在能够以善报恶了。 ==================================== 36.要叫我们热心行善   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的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 —提多书2:14   基督教真理的核心是:我们蒙神赦免、悦纳,不是因为我们已经行善,而是为了叫我们能够热心行善。圣经说:“神救了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提摩太后书1:9)。善行不是我们蒙悦纳的基础,而是后者的果子。基督受苦并受死,不是因为我们在他面前表现了好行为;相反的,他死了,“要……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提多书2:14)。   这就是恩典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好行为而在神面前获得合宜的立足点。恩典必须是白白的礼物。我们只能借着信来接受它,以它为我们的珍宝来珍藏。因为这个缘故,圣经才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基督受苦并受死,是为了叫好行为成为我们蒙悦纳的结果,而不是后者的肇因。   这样,也难怪下一句就说:“我们原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以弗所书二:10)。也就是说,我们得救是为了行善,但不是借着行善。基督的目的不单是要给我们行善的能力,也要使我们有行善的热情。所以圣经才会用“热心”一词。基督死了,为要叫我们“热心为善”。热心就是热情之意。基督死了,不是单为了叫我们有可能行善,也不是为了叫我们成为一个不热心的追求者。他死了,是要在我们里面产生行善的热情。基督徒的纯洁不单是远避恶事,也是追求良善。   就是为了这些理由,基督才付出无限的代价,来产生我们行善的热情。他用这几句话说明了主要的理由:“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6)。因着基督徒的好行为,神可以得着荣耀。基督受苦并受死,就是为了这个荣耀。   当神的赦免与悦纳释放我们脱离了恐惧、骄傲、与贪婪时,我们就充满了热心,想要照着我们蒙爱的方式去爱别人。我们甚至不惜冒着失去财产与生命的危险,因为我们在基督里是有保障的。我们如果这样爱别人,我们的行为就与世人自抬身价、自我保护相反。因此,人的注意力就转移,来看这改变我们生命的珍宝与保障,也就是神。   这些“善行”是什么呢?它们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圣经主要是指我们要帮助有紧急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拥有最少、受苦最多的人。例如,圣经说:“让我们的弟兄姊妹也学到行善济急”(提多书3:14,《当代圣经》)。基督死了,是要叫我们成为这种人—有热情帮助贫穷人和失丧的人。这是最美好的生活,无论我们必须在这世界上付出什么代价:他们获得帮助,我们获得喜乐,神获得荣耀。 ======================================= 37.要呼召我们效法他那卑微且舍己爱人的榜样   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得前书2:19-21   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希伯来书12:3-4   他……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马太福音8:16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立比书2:5-8   效法基督不能叫人得救,但得救的人一定会效法基督。神将基督赐给我们,第一个目的不是要作我们的榜样,而是作救主。在信徒的经历中,首先发生的是基督的赦免,然后才是基督的榜样。在基督自己的经历中,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同样的受苦,既赦免我们的罪,也提供我们爱的榜样。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经历基督的赦免时,他才能成为我们的榜样。这听起来好像不对劲,因为他的受苦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苦难是没有人能够效法的。除了神的儿子以外,没有人能像基督一样为“为我们”受苦。他背负我们的罪,是没有人能照样去作的。他是一个代替的受苦者。我们永远无法重复这个工作。那是一举而竟全功地成就了的,是义的代替不义的。神代替罪人受苦,是不能效法的。   然而,在罪人得着赦免与称义以后,这个独一无二的受苦却改变他们,成为像耶稣一样行事的人—不是像他一样赦免人的罪,而是像他一样爱人,像他一样受苦来善待别人,像他一样不以恶报恶,像他一样温柔谦卑,像他一样恒久忍耐,像他一样作别人的仆人。耶稣为我们的受苦是独一无二的,好叫我们可以因为爱而与他一同受苦。   基督的使徒保罗说到他的雄心壮志,第一是要借着信有分于基督的义,然后是要在事奉上有分于他的苦难。“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使我……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立比书3:9-10)。称义在效法以先,并且使后者有可能发生。基督为了称我们为义而受苦,使我们能够为宣扬福音而受苦。我们为别人所受的苦,不能除掉神的忿怒,而是显明了“神的忿怒因基督的受苦而除掉”这件事的价值。它把人引到基督面前。   圣经呼召我们“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摩太后书2:10),意思是:我们效法基督会把人引到他面前,只有他能拯救他们。我们的受苦是很要紧的,但只有基督的受苦能拯救人。所以,让我们效法他的爱吧!但不要想代替他。 ================================== 38.要产生一群背十字架的跟随者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路加福音9:23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8   基督死了,是为了创造出加略山道路的同伴。加略山是他被钉十字架那座山冈的名字。他知道自己一生的道路最终会把他带到那里去。事实上,他“定意”往那里去(路加福音9:51)。没有任何事能够拦阻他完成受死的使命。他知道这事会在何时、何地发生。在往耶路撒冷途中,某个人警告他,说他面对着来自希律王的危险,这人的观念认为希律会打岔神的计画;耶稣对此嗤之以鼻。他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路加福音十3:32)。一切都是依照计划进行。结局终于来到,在他受死的前一个晚上,当众人逮捕他时,他对他们说:“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马太福音26:56)。   从某个角度来说,加略山的道路就是每一个人与耶稣相会之处。他确实已经走过那条路,并且死了,复活了,现今在天上作王掌权,然后还要再来。但是,基督今天如果遇见某个人,总是在加略山道路上—通往十字架的道路。每当他在加略山的道路上遇见某个人,就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基督走往十字架时,他的目的是要呼召一群信徒来跟随他。   这么作的理由,并不是耶稣今天还必须再死一次,而是我们必须死。当他吩咐我们背起十字架时,意思是要我们来死。十字架是执行死刑的恐怖所在。在耶稣的时代,把十字架镶在珠宝上配戴,乃是不可思议的。那就好像戴着微型的电椅或绞刑绳一样。他这句话必然造成相当骇人的效果:“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8)。   今天,这些话仍然是严肃的。它们至少意味着:当我接受耶稣为我的救主和主、并且跟随他时,那个独立自主、自私自利的老我必须被钉在十字架上。我必须天天算自己向着罪已经死了,向着神是活着的。这就是生命之路:“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马书6:11)。   但是,加略山道路的同伴还不只是这个意思。它意味着:耶稣死了,好叫我们愿意承担他所受的凌辱。“耶稣……在城门外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希伯来书13:12-13)。但是,还不只是凌辱。圣经以这个方式描绘一些跟随基督的人:“弟兄胜过他〔撒但〕,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示录12:11)。所以,神的羔羊流出血来,是为了叫我们信靠他的宝血、并流出自己的血,来打败魔鬼。耶稣呼召我们走在加略山的道路上,这是艰难但美好的生命。来吧! ==================================== 39.要释放我们脱离怕死的捆绑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希伯来书2:14-15   耶稣称撒但为杀人的。“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44)。但是,撒但所关心的,主要还不是杀人,而是咒诅。事实上,他倒还比较喜欢他的跟随者长寿、过着快乐的生活—好嘲笑那些受苦的圣徒,并且隐藏地狱的恐怖。   他拥有咒诅人的能力,不是在于他自己,而是因为他所引起的罪和他所说的谎。任何人唯一会受的咒诅,就是没有蒙赦免的罪。不祥之物、魔法、巫毒、降神术、咒诅、妖术、幽灵—这一切没有一个可以把人丢在地狱里。它们都是魔鬼的钟和哨子。他拥有的唯一的致命武器,就是有能力欺骗我们。他首要的谎言是:抬高自我是比高举基督更值得羡慕的,罪恶是比公义更令人喜爱的。如果把这个武器从他手中夺走,他就不再有能力置人于永死之地。   那就是基督降世所作的—把武器从撒但手中夺去。为了这个目的,基督亲自背负我们的罪孽,并且为它们受苦。这事既然发生了,魔鬼就不能再用这些罪孽来毁灭我们。辱骂我们?可以。嘲笑我们?也行。但咒诅我们?门儿都没有。基督已经代替我们背负了咒诅。竭尽他一切的能力,撒但还是不能毁灭我们。神的忿怒已经除掉了,他的怜悯是我们的盾牌,撒但不能成功地敌对我们。   要成就这个释放的工作,基督就必须拥有人性,因为不然的话,他就不能经历死亡。只有神儿子的死可以摧毁那掌死权的。所以圣经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有人性〕,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取了人性〕,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希伯来书2:14)。当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时,就把魔鬼唯一致命的武器从他手中夺走了,那就是未蒙赦免的罪。   叫我们得着释放脱离恐惧,是基督这么作的目的。借着死,他“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希伯来书2:14)。怕死会辖制人,它使我们胆小、消沉。耶稣死了,要叫我们得着自由。他舍己的爱既已摧毁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这些乏味的、自大的、自私自利的家伙所受的捆绑就被打破了。我们已经得着自由,可以像基督一样爱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魔鬼可以杀害我们的身体,却不能再伤害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在基督里是安全的。甚至连我们必死的身体有一天也要复活:“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马书8:11)。我们是最自由的人。圣经清楚无误地指出这个自由的目的:“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拉太书五:13)。 =========================================== 40.要叫我们离世后马上与他同在   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   —帖撒罗尼迦前书5:10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腓立比书1:21、23   他……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马太福音8:16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   —腓立比书2:5-8   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哥林多后书5:8   圣经没有把我们的身体视为不好的。基督教不像古代一些希腊宗教一样,把身体当作渴望早日摆脱的担子。不!死亡是个敌人。我们的身体一死,我们就失去了某个宝贵的东西。基督不是反对身体,而是为了身体。圣经清楚说明这一点:“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哥林多前书6:13)。这是一个奇妙的声明:主是为身子!   但我们却不应该对此作过度的推论,以为没了身体就不可能有生命和意识。圣经没有这样的教导。基督死了,不单是为了救赎我们的身体,也是要将我们的灵魂与他自己紧密连在一起,纵使没有身体,我们也可以与他同在。在生与死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基督死了,是要叫我们可以享受这个盼望。   一方面,圣经说到离世时失去身体对灵魂而言是一种的赤裸:“我们在这帐棚〔=身体〕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林多后书5:4)。换言之,我们宁可从这里直接搬到复活的身体里,也不要有中间的过渡时期,把我们的身体留在坟墓里。但是,只有基督从天上再来还活着的人才能有这个经历。   但是,另一方面,圣经却歌颂中间这段过渡时期,这时我们的灵魂在天上,身体却在坟墓里。这不是最终的荣耀,但确实是荣耀的。我们在圣经上读到:“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21)。“有益处”!是的,暂时失去身体。从某个角度来说是“脱下”。但不是只有这样,“有益处”!为什么?因为死亡对于基督徒而言乃是回到基督那里。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23)。   “好得无比”!然而还不是最好的。当身体复活、进入荣耀中,那才是最好的。但仍然是“好得无比”。我们与基督同在,会比过去更亲密,更“自在”。所以,早期的基督徒说:“我们……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哥林多后书5:8)。我们这些相信基督的人死时,并不是不再存在了。我们并不是进入一种“灵魂的沉睡”中。我们是与基督同在,我们“回家”了。这是“好得无比的”,是“有益处”的。   这是基督受苦的最大理由之一。“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帖撒罗尼迦前书5:10)。身体躺在坟墓里,好像睡觉一样,但我们却与基督一同活在天上。这还不是我们最终的盼望,有一天,身体将要复活。但纵使那一天还没到,与基督同在,其宝贵仍是难以言述的。 ================================= 41.要保证我们从死里复活 我 们 若 在 他 死 的 形 状 上 与 他 联 合 , 也 要 在 他 复 活 的 形状 上 与 他 联 合 。-- 罗马书 6:5 然 而 叫 耶 稣 从 死 里 复 活 者 的 灵 , 若 住 在 你 们 心 里 , 那 叫 基 督 耶 稣 从 死 里 复 活 的 , 也 必 借 着 住 在 你 们 心 里 的 圣 灵 , 使 你 们 必 死 的 身 体 又 活 过 来 。--罗马书8:11 有 可 信 的 话 说 , 我 们 若 与 基 督 同 死 , 也 必 与 他 同 活 。-- 提摩太后书 2:11 死亡之匙悬挂在埋葬耶稣坟墓的里面。 从坟墓的外面,耶稣能够行众多奇事,包括把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和另外两个人起死回生 (马可5:41-42;路加 7:14-15;约翰11:43-44)。倘若有人能够死里复活,不再死亡,基督必须为他们而死,进入坟墓,拿过那些死亡之匙,把墓门从里面打开。耶稣的死里复活,是神给人的无偿赠礼,是耶稣之死的重大意义的明证。 这个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让人脱罪;二是平息神的震怒。你可以从“因此”这个字里看到这个含义。耶稣“顺从到这个这个程度,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因此,父神高度赞扬了他”(腓立比书2:8-9)。在十字架上,耶稣宣布,“任务完成了”(约翰19:30)。通过复活的手段,天父宣布,“任务确实完成了!”通过耶稣的死,实际上是完成了三项艰巨任务:第一,为我们的罪付偿了赎价;第二,满足了神的正义要求;第三,为我们提供了称义。 然后,在坟墓里,耶稣拥有权柄和能力拿过死亡之匙,为那些通过信心归于耶稣的人打开地狱之门。一旦罪的赎价付清,称义得到提供,正义得到满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耶稣和他的信徒滞留在地狱。这就是为什么耶稣高呼,“我死了,但是,我又永远活着,并且掌管死亡和地狱的钥匙”(启示录1:18)。 圣经贯穿着这样的真理:我们属于耶稣,意味着我们建和他一起复活。“一旦我们和他在这样的死亡联合在一起,我们将确信无疑地在这样的复活里和他联合一致”(罗马书6:5)。“既然我们相信耶稣死而复活,因而,通过耶稣,父神将把这些睡眠中的人和耶稣一起带来”(铁撒罗尼迦前书4:14)。“用他的大能,父神已经将耶稣从私立复活,他也必将让我们复活”(哥林多前书6:14)。 耶稣的死和我们的复活的联系是这样的:“死的毒钩是罪性;罪的权势是律法” (哥林多前书 15:56)。这不外是说,我们都犯了罪,因而律法把罪人判决了永死之刑。所以经文继续说,“感谢父神,他让我们通过救主耶稣基督得胜” (哥林多前书15:57)。换句话说,律法的要求由于耶稣的生命和死亡得到满足。因此,罪得赦免。因此,罪的毒钩被摘除。因此,所有这些信耶稣者将不会被判永死,反而会“永不朽坏地复活。。。然后他们就必和这段经文的说的一样:‘死亡将会被胜利吞没’” (哥林多前书15:52,54)。令人惊讶!我们归向耶稣吧。他正在邀请我们:“我是复活,我是生命。任何人只要相信我,尽管他死了,必得永生”(约翰11:25) ================================= 42要解除执政掌权者的武装 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 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 ----- 歌罗西书二章 14 ~ 15 节 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 ------ 约翰一书三章 8 节 在圣经上,“执政掌权的”可以指人世间的政府。 但是,这里说基督在十字架上“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明显给众人看”,并且“夸胜”时,所指的乃是叫世人受苦的鬼魔权势。关于这些邪恶的权势,最清楚的陈述之一见于以弗所书六章 12 节。那里说基督徒「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圣经上三次称撒旦为“这世界的王”。当耶稣来到他地上一生的尽头时,他说:“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约翰福音十二章 31 节)。耶稣的死给予“这世界的王”—魔鬼—致命的一击。当撒旦被赶出去时,他那些堕落的天使也全都被赶出去了。当基督受死时,他们全都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再存在了。即使是现在,我们都还在与他们摔跤哩!但是,他们现在是打败仗的敌人了。我们知道自己拥有最后的胜利。这就好像一条巨龙的头已经被砍断了,却仍然在死命地挣扎,直到流血至死。战争已经得胜了。但是我们仍然得小心提防他可能造成的伤害。 在耶稣死时,神“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二章 14 节;见第七章)。他以这个方式“解除了那些灵界执政者和掌权者的权势,把他们当作凯旋行列中的俘虏,公开示众”(歌罗西书二章 15 节;《现代中文译本》)。换言之,既然神的律法不再定我们的罪,因为基督已经清偿了我们的罪债,撒旦就不再有理由控告我们了。 控告神的子民,是撒旦在基督面前最主要的工作。撒旦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对头”或“控告者”。但是,请留意基督死时死发生的事。这是使徒约翰所说的话:“我听见在天上有大声音说:『我神的救恩、能力、国度、并他基督的权柄,现在都来到了!因为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启示录十二章 10 节)。这是那些执政掌权者的挫败,他们的武装已经解除了。 现在,在基督里,再没有任何不利于神子民的指控了。“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罗马书八章 33 节)。无论是人,或是撒旦,都不能指控我们。这个法律案件已经了结了。基督就是我们的义。我们的控告者已经被解除武装了。如果他企图在天上的法庭发言,就只有满面蒙羞。喔!我们在这世界上服事基督并爱人时,应该是何等的刚强壮胆且自由自在呀!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就不再定罪了。所以,让我们远离魔鬼的试探吧!他的允诺全都是花言巧语,他的能力已经被剥夺了。 ================================= 43要释放神福音的大能 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一章 18 节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 罗马书一章 16 节 福音的意思是好消息。福音是个消息,然后才是神学。消息是报告某件重大的事已经发生了。好消息则是宣告某件能叫许多人幸福快乐的事已经发生了。福音是最好的消息,因为它所报告的能叫人得着永远的福乐。 福音所报告的就是基督的死与复活。使徒保罗清楚说明福音的新质素: 我如今把……福音告诉你们知道;……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 1 ~ 7 节 福音的核心是“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复活了,……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保罗说这些目击证人还有许多在那时仍然活着;此一事实显示出福音是何等的真实可靠。他的意思是:他的读者可以找到一些目击证人,亲自向他们查询。福音是论及事实的消息。而这些事实是可以查证的。耶稣的死、埋葬、与复活,是有目击证人的。 可悲的是,许多人觉得这个好消息似乎是愚昧的。保罗说:“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一章 18 节)。这是基督受死所要释放的大能。“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马书一章 16 节)。 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把基督的死视为好消息呢?我们必须把它视为真实且美好的,才能相信它。所以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真实且美好的,有些人却不然呢?哥林多后书四章 4 节提供了一个答案:“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撒旦〕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 如果任何人要把福音视为真实且美好的,神的大能就必须胜过撒旦那弄瞎人、叫人死的能力。所以圣经才说:虽然许多人认为福音是愚昧的,但“在那蒙召的,……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哥林多前书一章 24 节)。这个“召”是神怜悯的举动,要除掉撒旦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死亡与瞎眼,好叫我们看见基督是真实且美好的。这个怜悯的举动本身,是基督的血所买回的恩赐。要仰望他,并且祷告求神帮助你看见并接受基督的福音。 ====================================== 44.要消除种族之间的敌对   他……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   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   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   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   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  -以弗所书二章14~16节   在新约圣经写作时代,犹太人与外邦人(非犹太人)之间的猜疑、成见、与互相藐视的态度,其严重程度不下于今天在种族与国家之间的敌对。一个对立的例子发生在安提阿,出现在保罗与矶法(有时称为彼得)之间。保罗回忆这个故事说:“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加拉太书二章11~12节)。   保罗一直活在耶稣基督的自由里。尽管他是个犹太基督徒,却与非犹太基督徒一起吃饭。隔断的墙已经拆毁了。敌意已经克服了。这是基督的死所成就的。但是,后来有些非常守旧的犹太人来到安提阿。矶法恐慌了。他害怕受到他们的批评。所以,他就从与外邦人的交通、用餐中退去了。   保罗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他怎么作?维持现状?维持这些来访的守旧份子、与安提阿那些比较自由的犹太基督徒之间的和睦?保罗用一句话说明他行为的关键:“我……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加拉太书二章14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陈述。种族隔离是个福音问题!矶法的害怕与离开了跨越种族界线的交通,是“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基督死了,就是要拆毁这道墙;矶法却又把它砌起来了。   所以,保罗并没有维持现状,也没有维持那叫福音窒息的和睦。他公开质问矶法,“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非犹太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加拉太书二章14节)。换言之,矶法离开了与非犹太基督徒的交通,是传递一个致命的信息:你必须像犹太人一样,才能完全被接纳。这正是基督受死所要废除的。   耶稣死了,是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促进种族的和谐。礼拜仪式与种族不是一起欢喜相聚的原因。基督才是。他完全遵行了律法。律法里面一切将人区隔开来的因素,在他里面结束了—除了一个:耶稣基督的福音。有人以为只要主张所有的宗教都有同等效力,并且要携手合作,就可以在各个种族之间建立持久的和谐;但那是不可能的。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神差遣他来到世界,成为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来拯救罪人、造成种族永久的和睦。我们如果否认这一点,就是破坏了永恒盼望和人类永久和谐的基础。借着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某件普世性的、而不是地区性的事。神与人和好了。只有当各个种族都找到并享受这个和好,他们才有可能永远彼此相爱,和睦共处。基督改变了我们与神疏离的光景,同时也改变了种族之间疏离的光景。 ============================================= 45.要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把人赎回来   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   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   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   叫他们归于神。-------启示录五章9节   这是天上的一幕。使徒约翰蒙恩得以一瞥掌握在神手中的未来。“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用七印封严了”(启示录五章1节)。揭开这书卷,就代表揭开未来世界的历史。约翰哭泣,因为似乎没有人够资格打开这书卷。忽然从天上有声音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启示录五章5节)。这是指耶稣基督这位弥赛亚说的。借着死与复活,他已经得胜了。约翰接着就看见他。“我又看见……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启示录五章6节)。   接着,天上环绕着宝座的一切存有,全都俯伏敬拜基督。他们唱新歌。令人惊讶的是,这歌宣告说:使基督有资格展开历史书卷的,竟然是他的死。意思是:基督的死是成就神对普世历史的计画所必须的。“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示录五章9节)。   基督死了,为要拯救许许多多不同的人。罪是不尊重文化的。所有的人都犯了罪。每一个种族与文化都需要与神和好。由于罪这个疾病遍及全世界,所以救治之道也是普世性的。耶稣看见十字架的痛苦已经逼近,就大胆地说出他旨意所涵括的范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翰福音十二章32节)。当他计画自己的受死时,已经把全世界都纳入其中了。   基督徒信仰来自东方。过去十几个世纪,基督徒信仰的重心转移到西方。但是,现在,基督徒信仰在西方世界以外的地区越来越普及。基督一点都不会觉得惊讶。在旧约圣经中就已经预言了他对普世的影响:“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诗篇二十二篇27节)。“愿万国都快乐欢呼”(诗篇六十七篇4节)。所以,当耶稣来到他在地上事奉的末了时,就清楚说明他的使命:“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6~47节)。他给门徒的命令是清楚无误的:“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9节)。   耶稣基督不是某个部族的神。他不是单单属于某一个文化或某一个族群。他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一章29节)。「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十章12~13节)。现在就求告他并且加入这个普世救赎的伟大行列吧! =================================== 46.要将他的羊从世界各地召聚在一起   他〔该亚法〕这话不是出于自己,   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   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   也不但替这一国死,   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翰福音十一章51~52节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   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翰福音十章16节   一头驴子可以为神说话,虽然不知道其意义(民数记二十二28节)。传道人或祭司也是如此。这件事就发生在该亚法身上;当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他正担任以色列人的大祭司。他不经意地对以色列人的领袖说:“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约翰福音十一章50节)。这有双重的意义。该亚法的意思是:耶稣死了,胜于罗马人指责以色列人叛国,并且毁灭百姓。但神却有另一个意思。所以圣经说:“他〔该亚法〕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翰福音十一章51~52节)。   耶稣自己用不同的隐喻说到同一件事。他用以色列圈外的“羊”代替了“四散的子民”:“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翰福音十章16节)。   这两种表达方式都令人惊讶。它们都教导说:在全世界,神都拣选人与耶稣接触,并且蒙他拯救。有一些羊「不是这〔犹太人〕圈里的」。意思是说:神非常积极地为他的儿子召聚人。他呼召他的百姓去使万民作门徒,但他自己却走在他们前头。在他的使者还没有走到一个地方以前,他已经在那里拣选了一群人。耶稣如此说到神带来归向基督的人:“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约翰福音六章37节,十七章6节)。   神垂看地上的万民,为自己选出一群羊来,然后差遣宣教士奉基督的名前去,然后他带领自己所拣选的人听见福音,并且拯救他们。他们别无他法可以得救。宣教是不可或缺的。“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约翰福音十章3~4节)。   耶稣受苦并受死,是要叫羊听见他的声音并且活着。那就是该亚法不知不觉间所说的:「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他舍去自己的生命,为要把羊召聚在一起。借着他的血,神的怜悯使他自己的羊确实无误地听他的声音。你要向神祷告,求他怜悯你,好叫你可以听他的声音,并且活着。 ================================== 47.要救我们脱离最后的审判   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   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   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希伯来书九章28节   基督徒的救恩观与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关连。   圣经说:“你们(已经)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书二章8节)。它说对于“我们(正在)得救的人”,福音是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一章18节)。它也说:“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罗马书十三章11节)。我们已经得救;我们正在得救;我们将要得救。   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是借着基督的死而得救的。过去,基督自己一举而竟全功地偿付了我们的罪债。我们是单单凭着信而称义的。现在,基督的死确保圣灵的大能逐渐地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与玷污。将来,要保护我们免受神的忿怒,带我们进入完全与喜乐的,还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宝血。   有一个真正的审判将要来到。圣经描写“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的情景(希伯来书十章27节)。它呼召我们行事为人要“用虔诚、敬畏的心……。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希伯来书十二章28~29节)。施洗约翰警告过当时的百姓,要他们“逃避将来的忿怒”(马太福音三章7节)。因为耶稣自己将要“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7~9节)。   神在最后所要显明的这个忿怒,有些画面实在太可怕,令人无法仔细思想。讽刺的是,对于地狱作了最为栩栩如生之描绘的,乃是约翰这位“爱的使徒」。那些拒绝基督、却效忠另外一位的人「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它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启示录十四章10~11节)。   除非我们稍微领略神将来之忿怒的可怖程度,我们可能无法体会早期教会对于基督将来拯救工作的品味:“〔我们〕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10节)。耶稣基督能够,而且只有他能够救我们脱离将来的忿怒。若离了他,我们将会被这忿怒永远扫灭。   但是,当他最终拯救我们时,乃是基于他的宝血。“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希伯来书九章28节)。罪已经一举而竟全功地对付了,不需要重新献祭。保护我们免受将来忿怒的盾牌,就如基督代替我们受苦一样的确实。因此,为了十字架的缘故,要为将来的恩典而欢欣雀跃。 ============================ 48.要叫他和我们都得以喜乐   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   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   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十二章2节   通往喜乐的道路,乃是艰难的道路。对我们来说是如此,对耶稣而言也不例外。他为此付上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我们可能也得为此牺牲我们的生命。“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首先是十字架的苦难,然后才是天堂的狂喜。没有别的路。   摆在他前面的喜乐有很多层次。那是与他的父重聚的喜乐:“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十六篇11节)。这是胜过罪恶的喜乐:“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希伯来书一章3节)。这是恢复神的权柄的喜乐:他“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希伯来书十二章2节)。这是接受他受死买赎之人献上赞美的喜乐:“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更何况有千千万万悔改的罪人呀(路加福音十五章7节)!   我们如何呢?他已经进入喜乐了,难道他把我们撇在忧愁痛苦中吗?不!在他受死前,他将他的喜乐与我们的喜乐连接起来。他说:“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翰福音十五章11节)。他知道自己会得着什么样的喜乐,并且说:“(我)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我们这些信靠他的人,将会享受耶稣的喜乐,达到有限的受造之物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但是,道路是艰难的。耶稣警告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约翰福音十六章33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别西卜是鬼王的名),何况他的家人呢?”(马太福音十章24~25节)。“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路加福音二十一章16~17节)。那就是耶稣所走的道路,而且是通往喜乐之路—他的喜乐在我们里面涌流,我们的喜乐将要满足。   喜乐的盼望怎样使基督能以忍受十字架,我们喜乐的盼望也照样给我们力量,来与他一同受苦。耶稣早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一点了。他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马太福音五章11~12节)。我们喜乐将会是以神为乐,正如神的儿子在他父里面所享的喜乐一样。   如果耶稣不是心甘情愿地受死的,无论是他或我们都不能永远欢欣快乐。他会成为不顺服的。我们会在自己的罪中灭亡。他的喜乐和我们的喜乐都是他在十字架上得着的。现在,我们跟随他走在爱的路上。我们认为「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八章18节)。现在,我们与他一同承受责难;但将来,会有永不衰减的喜乐。凡是爱所要求的风险,我们都愿意忍受。不是因为我们有英雄般的能力,我们的力量在于盼望“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篇三十篇5节)。 ======================================== 49.要叫他得着荣耀尊贵为冠冕   惟独见……耶稣,   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希伯来书2章9节   (他)既有人的样子,   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   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   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腓立比书二章7~9节   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   权柄、丰富、智慧、能力、   尊贵、荣耀、颂赞的。-------启示录5章12节   在他受死的前一个晚上,耶稣知道即将发生的事,就祷告说:“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翰福音十七章5节)。事情果真如此成就了:他“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希伯来书二章9节)。他的荣耀是他苦难的奖赏。他“存心顺服,以至于死,……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腓立比书二章8~9节)。确实如此,因为被杀羔羊“是配得……尊贵、荣耀……的”(启示录五章12节)。耶稣基督的受难不单是发生在冠冕以先;受难是代价,冠冕是奖赏。他死,为了得着它。   许多人因这一点而迟疑不决。他们说:「这怎么可能是爱呢?耶稣的动机如果是要得着荣耀,又怎么能说他的动机是要给我们喜乐呢?从什么时候开始,虚荣心变成美德了呢?」问得好!圣经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奇妙的答案。   答案在于学习伟大的爱真实的意义何在。我们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以为被爱的意思就是非常受到重视。我们的整个世界似乎都是基于这个假设。如果我爱你,我就会非常重视你。我帮助你觉得你自己很好。看着自己,仿佛就是喜乐的秘诀。   但是,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甚至没有读过圣经,我们都知道不是如此。我们最快乐的时刻,不是自我膨胀的时候,而是忘掉自我的时候。有一些时候,我们站在大峡谷(GrandCanyon)边,或喜马拉雅山(MountKilimanjaro)脚下,或者观赏撒哈拉(Sahara)沙漠令人震惊的日落,转瞬间,感受到全然纯净之惊奇的喜乐。我们受造就是如此。乐园不是一间布满镜子的大厅,而是荣耀威严的彰显。那不是属于我们的。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基督是全宇宙最尊荣威严的实体,那么他对我们的爱应该如何呢?肯定不是重视我们。那无法满足我们的心灵。我们受造是为了更伟大的事物。如果我们要达到最大的喜乐,就必须看见并品尝那最荣耀的人,就是耶稣基督自己。这就意味着:若要爱我们,耶稣就必须得着他丰满的荣耀,并要将它赐给我们享受。为了这个缘故,他在受死的前一个晚上祷告说:“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约翰福音十七章24节)。这就是爱了。“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当耶稣受死、重新得着他丰满的荣耀时,他是为了我们的喜乐而死的。爱是努力—无论付任何代价—帮助别人被那能最容易满足他们的所吸引,那就是耶稣基督。耶稣的爱就是如此。 ========================================== 50.要显明最大的恶事是神用来叫我们得益处的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   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   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使徒行传四章27~28节   关于苦难与不幸的事,我们所能说的最深奥的是:在耶稣基督里,神进入它,并且把它变为益处。不幸的源头隐藏在奥秘中。圣经并没有照着我们所希望的,让我们在这件事上知道许多。它反倒说:“隐秘的事是属……神的”(申命记二十九章29节)。   圣经的要点,不是解释不幸的事从何而来,而是说明神如何进入它,把它彻底翻转过来,变为永恒的公义与喜乐。圣经从头至尾一直指明:弥赛亚也是如此。雅各的儿子约瑟被卖到埃及为奴。长达十七年之久,他似乎被遗弃了。但神在其中,使他统管埃及,好叫他在一场大饥荒中拯救那些卖了他的人。约瑟对他哥哥们所说的一句话总结了这个故事:“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五十章20节)。这预示了耶稣基督,被遗弃,是为了要拯救。   或者想想基督的祖先吧!神曾经是以色列唯一的王。但百姓却悖逆,要求立一个人为王:“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撒母耳记上八章19节)。他们后来承认:“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撒母耳记上十二章19节)。但神在其中。从这些君王的谱系,他把基督带进这个世界。无罪的救主来到这个世界拯救罪人时,他是从这些有罪的人而出的。   但最惊人的是:不幸与苦难,正是基督被命定要胜过不幸与苦难的途径。每一个出卖耶稣的举动,耶稣所遭受的每一个残暴的待遇,都是有罪而邪恶的。但神在其中。圣经说:耶稣“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杀了”(使徒行传二章23节)。他背上的鞭伤,他头上的荆棘,他脸颊上的唾沫,他面上的掴痕,他手上的钉子,刺在他肋旁的矛,官长的讥笑,朋友的出卖,门徒的离弃—这一切全都是罪所造成的,而且全部都是神所设计来毁灭罪恶权势的。“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使徒行传四章27~28节)。   罪,莫大于恨恶并杀害神的儿子。苦难与无辜,莫大于基督的无罪而受苦。然而,神在这一切里面。“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0节)。他经过不幸与苦难,目标是要摧毁不幸与苦难。“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以赛亚书五十三章5节)。这样,神的意思实在是要借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向世人显示出:没有任何的罪或不幸是太大的,是神在基督里不能从中带出永恒的公义与喜乐的。我们所造成的苦难成了我们得救的盼望。“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   天父,我奉耶稣基督的名为每一个读者祷告,求你向他们证实本书中的内容是真实的。我祈求你,不叫任何人因为基督而跌倒,对他的神性、或他那无与伦比的苦难、或他受难的目的觉得反感。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些事是新鲜的。但愿他们有耐心仔细思考它们。求你赐给他们悟性与深刻的理解。   我求你除掉对永恒事物漠不关切的迷雾,清楚显明天堂与地狱的真实性。我求你把基督在历史上的中心性启示出来,让人把他的受难视为历史上最重大的事。赐我们恩典,行走在永恒的山岭上,享受那里吹拂着真理、清晰似水晶的凉风。   我求你保守我们,不让我们的注意力转离你自己的神圣旨意在基督受难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千万别让我们被一些次要的问题困扰,老问是谁杀害了你的儿子。因着我们的罪,我们所有人全都涉入其中。但这不是主要的问题。你的计划与你的行动才是主要的问题。主啊!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见计划耶稣基督受难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人。并且让我们从这个可畏的角度,展望你在基督受难中怜悯、与充满盼望之计划辽阔无边的全景。   你启示了何等惊人的真理:“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摩太前书一章15节)。他的拯救主要不是透过教导,而是借着他的受死。“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节)。像我们这样的人,还能听见比这更奇妙的信息吗?我们知道我们不能符合自己良心的要求,更何况你自己的圣洁的要求呢?   怜悯的父啊!但愿你帮助本书的每一个读者,看见他们的需要,并看见你在基督里完美的预备,并且相信。我如此祷告,是因你儿子的应许:“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奉耶稣怜悯的名祷告,阿们! ====================================== (选自“耶稣的受难——基督受死的50个理由”,由美国麦种传道会出版) 约翰•派博 (Dr. John Piper)美国明尼苏达州伯利恒浸信会主任牧师,著有各种属灵书籍。 潘秋松 美国麦种传道会总干事,资深文字与神学教育工作者。

Tuesday, July 1, 2014

Rescue Mission

纽约援助会(New York City Rescue Mission)是美国第一家救助站,旨在为处于困难中的人们提供食物,衣物,庇护和希望。 2013年,纽约救助站为流浪汉提供了共计129532餐饭菜,(相当于为354人提供整年一日三餐), 分配食物数量达18069餐。 不仅如此,该救助站还为流浪汉提供培训项目累计达 4625小时,医疗服务累计达727小时。

Monday, June 30, 2014

月台票

台鐵的高雄火車站目前仍是全台灣必須購買月台票才能通過前後站的少數車站之一 ------------------- 國光客運 桃  園--高  雄 中  壢 國光號 470,265 2014/07/03 16:35 西  螺 國光號 2014/07/03 17:35 中  壢 國光號 2014/07/03 18:35 西  螺 國光號 2014/07/03 19:35 中  壢 國光號 2014/07/03 20:35 西  螺 國光號

Thursday, June 12, 2014

拿撒勒人會

台灣地區宗教簡介:基督教- 拿撒勒人會 撰稿人:台灣地區總會監督張明錄牧師 拿撒勒人會的創始者,布勞基博士和對於傳播完全福音有興趣的朋友們,在美國洛杉磯南大街三一七號租下一幢倉庫。 在一八九五年十月六日,這些聖潔的人們共同懷著快樂的心情來參加第一個星期日主日聚會,在聖靈裡得釋放和聖潔的經歷中敬拜神,就在第三個星期日早晨,八十六名的男女宣佈了傳講聖潔為目的和向窮人傳福音,必須聯合起來組織成為拿撒勒人會,不多幾天以後,一三五位創始會友使這組織更為完全,教會就命名,為著尊敬主耶穌基督,按照馬太福音第二章二十三節,稱『拿撒勒人』。 本會於1907年,在伊里諾埃斯的芝加哥建立了總部,但在1915年遷移到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同年十月二十九日被密蘇里州批淮為法人組織。 總部於1913年,差遣第一批宣教士到達中國大陸,以河北省大名,南部五縣,及山東省西北五縣, 會名為了適於中國國民聽聞,取名為「基督教宣聖會」, 至1941年在華北各地建立五四所教堂,聖經學校一所,醫院書房各一所。 1942年因赤禍華北,乃遷至江西吉安,設會傳道至1949年,宣教士被迫撤離返國,結束了中國大陸聖工。 1956年,主的僕人們,得聖靈啟示,開了傳道之門,再差派宣教士西渡中華民國台灣省復工,傳揚聖潔真理,建立教會。 起初沿用「宣聖會」之名,但為求其名,特與世界各地統一,乃恢復原名──基督教拿撒勒人會, 此時是1962年,並正式設為台灣地區總會,地址是台北市北投區關渡里聖景路100號監管各地方教會, 這42年來,已在基隆區、台北區、桃園區、台中區、嘉南區、高屏區建立30+所教堂,並神學院一所。 在1987年台灣拿撒勒人會成為正式自立地區,這是歷史性的轉捩點, 1988年,台灣拿撒勒人會成立了地區財團法人董事會。目前會友人數約1800人。

Saturday, June 7, 2014

集體焦慮

「畢業即失業」可能是全球大學畢業生的 集體焦慮。

Friday, May 16, 2014

亞太裔

  一是87%的50歲以上亞太裔居民出生在國外,64%取得了美國國籍;   二是86%的較年長亞太裔居民在家裏不说英語,24%生活在“語言隔離”的環境裏,即家中14歲以上的成員英語都不流利;   三是結婚率在較年長亞太裔居民中高達70%,而總的美國居民結婚率為60%;17%的50歲以上亞太裔居民的家庭生活“三代同堂”,所有美國居民的比率只有7%,而65歲以上的年齡段,這兩個數字分別為25%和6%。   四是65歲以上的亞太裔美國居民忍受着較大的經濟壓力,與同年齡段的總比例做一比較,他們中有14%領取食品券(總比例9%),13%生活在貧困中(總比率9%),68%可獲得社安金(總比例86%),22%具有退休收入(總比例37%)。   五是總體而言,65歲以上亞太裔美國居民對房價更需要關切,他們中有29%擁有無房貸的房子(總比例48%),42%依然在還房貸(總比例31%),24%租房居住(總比例16%)。   六是50歲至64歲的亞太裔居民中有20%沒有醫療保險,有27%更傾向於從健康維護組織(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獲取醫療保險,這兩個比例在同年齡段的所有美國居民中都是15%。   七是過去一個月亞太裔年長居民上網次數更多;   八是接觸FACEBOOK、LinkedIn、YELP等社交、事業、點評網站更多;   九是年長的亞太裔居民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比其他族裔居民更多;   十是年長的亞太裔居民比其他同齡人更傾向於出國旅行。

Monday, April 28, 2014

Ecumenical Councils

大公會議(或稱公會議、普世公會議、普教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 大公會議英:Ecumenical Councils 希臘:Οικουμένη,意思是「普世性的」。 而其中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會議是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以弗所公會議 造成日後東西分裂的迦克墩公會議。 在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自此之後,東正教(即希臘正教)只信守首七次大公會議所確立之大公會議信條。 雖然第四次君士坦丁堡會議是在教會大分裂之前舉行,卻不獲東正教承認。 故此,今天的東正教只承認七次大公會議,而羅馬天主教則認為是八次。 而教會大分裂之後的大公會議由羅馬天主教單方面舉行,所以內容不為東正教承認。 儘管如此,部分東正教徒認為 第04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879-880年)、 第05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1341–1351年)和 耶路撒冷會議(公元1672年)是大公會議。 天主教和東正教公認的會議如下: 第01次:第01次尼西亞公會議(公元325年) 第02次:第01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381年) 第03次:以弗所公會議(公元431年) 第04次:迦克墩公會議(或稱卡爾西頓會議)(公元451年) 第05次:第02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553年) 第06次:第03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公元680年-681年) 第07次:第02次尼西亞公會議(公元787年) 其後只由天主教舉行會議如下: 第08次:第04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869年-870年) 第09次:第一次拉特朗大公會議(公元1123年) 第10次:第二次拉特朗大公會議(公元1139年) 第11次: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 (公元1179年) 第12次:第四次拉特朗大公會議(公元1215年) 第13次:第一次里昂大公會議(公元1245年) 第14次: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公元1274年) 第15次:維埃納大公會議(公元1311年-1312年) 第16次:康斯坦茨大公會議(公元1414年-1418年) 第17次:費拉拉-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公元1438年-1445年前後) 第18次:第五次拉特蘭大公會議(公元1512年-1517年) 第19次:特倫多大公會議(公元1545年-1563年) 第20次:第一次梵諦岡大公會議(公元1869年-1870年) 第21次: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公元1962年-1965年)

Sunday, April 27, 2014

記憶力研究

美國科學家對普林斯頓大學學生所進行的調查研究, 要記住一件事情,最有效的辦法其實就是傳統的老方法: 去拿支筆,把該記住的事情寫在紙上,就這麼簡單。 領導這項記憶力研究的學者穆勒(Pam Mueller)針對普林斯頓大學65名學生做了調查, 她請這些學生先看聽一堂講座,學生們可以用電腦或寫筆記,記錄下講座的內容重點, 半個小時之後,學生們分別接受測試,結果發現,以筆寫下重點的學生, 在回答問題的記憶力,高過使用電腦紀錄的學生,同時對於重點的掌握也較使用電腦者更為精準。 專家認為,人類打字時的專注力,遠遠低於書寫, 因此像是需要記憶、背誦或是理解的時候,最好還是寫筆記。 專家指出,書寫有助於思考,使人類能過濾訊息並且理解, 更能讓頭腦有時間處理資訊內容,對於苦於老是記不住課本內容的學生來說, 寫下來,絕對有事半功倍的記憶功效。

Wednesday, April 16, 2014

中国三大宗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 信徒约2.4亿人,主要流传在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一带。 信仰上帝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10亿人。 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 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 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以苏联、东欧为主; 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 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 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 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伊朗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总统是没有实权的,实际的权力在宗教领袖那里。 关键是军权和革命卫队的指挥权和国家安全机构的控制权在宗教领袖那里。 宗教领袖由专门机构推举,终身任职,所以是最顽固最保守的势力。总统实际是受宗教领袖的制约。 如果总统比较开明,比如过去的阿塔米,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如果总统比较顽固保守,比如现在的内贾德。就放任他在前台表演。万一砸了还有宗教领袖维持。 宗教领袖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影响总统选举。当然伊朗还不是一个君主制国家。), 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 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小乘佛).柬浦寨(小乘佛). 不丹(西藏噶举派佛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 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全世界以宪法或其他法律规定基督教为国教的有英国、挪威、丹麦及芬兰。), 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 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 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 中国三大宗教 “儒教”Confucianism,许多人说,这不算是宗教, 因为孔子与孟子只注重伦常,而不谈论神道,不谈过去与未来的事。 所以不称它为“儒教”,只说是“儒家”。后来才慢慢形成为宗教,称为“儒教”。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深受儒家的影响。他们重孝道,多讲忠信, 以“正心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以“克己复礼”为仁全心德之功。他们注重拜祖宗与置牌位。 一、为什么儒家又被列为宗教 1. 论神道 有人说:孔子以前也已多有谈论神的事。 ((1) 孔子的论述: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这些书都是论述古时的宗教.他相信有神,他说:"获罪于天, 无可祷也."。 (2) 对鬼:他们认为人死了就变鬼,他们看鬼为神.但他们又"敬鬼神而远之." (3)、 对神的观念:他们的经书是用"上帝"或"上天"来代替神. 程子说:"帝孝天之主宰,以其形体谓之天,以其主宰谓之帝.""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经书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可见,儒教是有神观念的,但他们不知道那一位才是真神.) 2. 祭祀 3. 宗教 各教都是宗教,儒家也算作宗教了。 二、孔子是儒家之祖 1.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他曾是鲁国丞相的代理,但不得志, 所以他就周游列国。当他回国后,就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弟子3,000人。孔子是儒家之祖。 三、儒教的长处 古圣先贤可以使人效法,至理名言可以使人尊敬。先圣教导人为“正人君子”。 1. 五伦之道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2. 特重孝道 子该设春秋二祭,以重孝思。 中国古时重孝道,有24孝。曾子说:“战阵无勇,非孝也。” 3. 五常之道 仁、义、礼、智、信。许多英雄出身于儒家。在多难之秋,这些人挽回了残局。中国5,000年历 史没有变动,因为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烈士。 介绍 道 教 一、道教教祖老子(老君),而是道家之祖。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是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位于现在的河南省。 李耳生在周末春秋时,他是史官。/ 张道陵(道教始祖)东汉桓帝时,张道陵得了长生之道,隐居江西龙虎山炼丹画符,驱邪捉鬼,白日升天。 当时很少人信他。到唐明皇时有张虚清用长寿法欺骗明皇;明皇受惑,封他为天师。 二、道教最发达的四个时期 (1) 南北朝始见尊崇。 (2) 李唐以之为国教。 (3) 北宋两度崇道。 (4) 元代崇建各宗。 4. 道家与道教 道家是中国哲学思想一大派系,始为“道术”之一。 道教是由张道陵的五斗米才开始的。 三、《道德经》 他们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又有庄子的《南华经》52篇、列子的《冲虚经》。他们注重 “道”,所以称为“道教”。道教原来是哲学,后来改造成为宗教,是由拜鬼神、方仙之说与道家哲 学三种思想衍化而来的。 四、道教的鬼神 1. 多神 2. 三清尊神最高 (1) 天宝君:住在清微天的玉清宫,是“玉清元始天尊”。 (2) 灵宝君:住在禹余天的上清宫,是“上清灵宝天尊”。 (3) 神宝君:住在太清宫,是“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他是无世不在,无世不存,表明太初。 3. 其它各神 (1) 三元官(三官大帝)(2) 北帝:(3) 文昌:(4) 社稷:(5)城隍: (6) 土地神:(7) 灶君:(8) 门神:(9) 财神:人鬼的神例如关羽、岳飞等。 介绍 佛 教 佛教是在汉朝时传入中国,而盛行于魏晋与唐朝。佛教并不是中国原有的产物。 佛教传入中国 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 1. 传入中国 过了几个世纪,传入中国西南的傣族地区。主要是小乘佛教。 公元58-75年(东汉孝明帝),佛教从印度北方始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到1世纪下半叶,大乘 佛教大量传入中国,注重念咒和魔法。他们不谈“空虚”,而以宗教为本,这是儒家所没有的, 所以许多人愿进佛教。 2. 喇嘛教 13世纪传入蒙古地区,形成喇嘛教。 中国人多信大乘,现在僧徒所诵的佛经是属大乘的,包括小乘之道。但当以小乘为主。 3. 佛经的传入 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泰景儿接见大月氏王使伊存,曾亲受其口授的佛屠经。汉明帝时,用白 马驼梵经至洛阳(其中42章至今仍存);因而立白马寺于洛阳城雍关之西,这是中国第一座佛 寺。 后达摩传入中国,唐玄藏僧,河南伛师人,姓陈,到印度取经,带回梵本经典657本。 4. 合并 佛教在中国逐渐脱离本色,而是儒、释、道合并了。 今日拜佛的人不求其本,他们不知佛教是混合物。他们捧佛为神。 宗教一词出自中国佛教 在禅宗要典(五元灯会)中,宗教一词先后出现,比如卷二 圭峰宗密禅师 中有:灭度后委付 迦叶,展转相承。一人者,此亦盖论当代为宗教主,如士无二王,非得度者唯尔数也。 religio, 原意古希腊哲学家使用了其意为集中、注意, 后来又使用他的动词,意思为重视、认真,他以此来指涉及神灵崇拜上严肃认真。 后来,罗马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基其著作中使用这个词,意思为联结, 他用以指神人之间、神灵之间的结合和聪盟。 因此宗教一词就是指人对神的敬仰和人神之间的沟通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宗教 说文解字 一文中说:宗,尊祖庙也。教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教也。 日本汉字的既定译法/日本《大百科事典》宗教的条目称, 在日本,原也缺乏似于欧美对宗教用religion的用法,只是对宗教有特定的术语,如称佛教为佛法, 称孔子之教为儒教;称国教为神道。 明治维新以后,西方科技大量传入日本,日本翻译家才把西方的单词译为日本汉字宗教。 经验论之行为主义观点 宗教论代表威廉 詹姆斯将宗教领域分为两大支:即制度的宗教和个人的宗教。 所谓制度的宗教注重的是神性,主要表现在崇拜、祭祀、神学、仪式和教会等等; 所谓个人的宗教所关的是人,或者是说是人的内心性情构成了中心, 像人的良心、人的美德、人的无助和人的不完善等等。 人本主义之观点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宗教是一个同群体参与的思想和行为系统,由于人的生存是一种定型,由 于它可以公开分享,并且由于众从可以共同参加宗教仪式,所以即使最低的宗教也会产生一种 合理性和安全感。 超个人心理学对宗教的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马期洛在1969年发表一篇名为:Z理论的重要论文,他重新反省他多年的需要 层次论。他在六个需求层次中提出最高需求层次为超越性与灵性的需求。宗教必含灵性。 宗教经验 宗教经验由来已久,如印度教的瑜伽,由静坐使人心与神相结合的经验; 我国佛学禅宗的摒弃心中一切想法与真如相接的经验。 威廉 詹姆斯提出两种人的宗教经验: 其一是信徒的,这些人只能按照别人传授的宗教信条来生活,他称之为二手货的宗教生活; 其二为宗教天才和领袖的的经验。他们比常用人更为敏锐,甚至有一点接近病态,但正是他所要研究的宗教经验。 皈依的内涵有关多重认识 在一般情形下,皈依为从一个宗教信仰转移到另外一个宗教信仰,或者是从宗教信仰的背景变 成强烈投入到某一宗教信仰中。 在西方文化中,指个人重新领略到耶稣基督为救主而有重生之感的情绪性经验。 请愿式祈祷和感恩式祈祷 请愿式祈祷是宗教祈祷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疾病、恐惧甚至一些愚蠢的愿望都可能导致请愿式的祈祷; 感恩式祈祷是出于对施恩神对的感恩,而由于的感恩的中心是个人的收获, 当个人觉察到个人收获的神秘来源时,这种感恩就会进一步发展为崇拜的颂扬。 西方对中国人宗教信仰的研究 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家: 英国思想家罗素: 中国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注重实用和现世的意义,对于超经验的,彼岸的事情存而不论。 中国人缺乏宗教感情: 法国思想家古伯察认为:中国人对宗教漠不关心,中国人完全沉溺于世俗的兴趣之中,沉浸在感性的生活之中 中国人宗教具有现实性: 如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指出:中国人在接受宗教之初同任何其它方面一样,追求实用, 中国人将菩萨看作是世界上获取利益的源泉, 他们希望从菩萨那里祈求健康、好的收成、科举考试的动力、经商获利和仕途顺利。 国内对中国人宗教心理的研究: 辜鸿铭,(人名,名汤生,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 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 中国的人格中没有宗教: 辜鸿铭认为,中国人不需要宗教。 在中国一般大众不太看得宗教,对中国人而言,佛寺道观和佛教、道教仪式其消遣娱乐的作用要远远甚于道德说教的作用,而中 国人之所以没有对宗教的需要,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儒家哲学和伦理体系,而这种人类社会与文明的综合体取代了宗教。 突破西方一神论宗教模式,独立考量中国人宗教信仰心理特征; 宗教是对异已的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虚幻反应,合乎逻辑的结论是: 一个社会越落后,异已的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越严酷,宗教意识必然浓厚。 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灾难深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阶级压迫使农民起义一次又一次的举行。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是世界上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面历史的内在逻辑决定了起义必然以失败告终。 饱尝苦难而又无力解脱,走投无路的人民必然产生宗教的幻想, 希冀通过这种幻想来追寻思想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解脱,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 中国为什么存在众多的民间宗教? 各种外来的宗教为什么都能在中国生根,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 中国有着各种宗教滋生和漫延的肥沃土壤。 中国民众尤其是汉族百姓浓厚的宗教意识已经到了风神就拜、见神就信的地步, 不论是佛教的菩萨还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不论是自家的灶王爷,还是村口的土地爷,都是群众崇拜的对象。 而且中国人在观念上没有把宗教置于支配万物的位置上, 参与宗教活动的动机不是出自对崇拜对象的虔诚和超凡力量的敬仰,而更多表现为一种世俗的功利目的。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先生在比较中美两国宗教信仰时,就曾感慨说: 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是为了风调雨顺,为的是消灾免祸, 我们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祝福是许愿、哀告,鬼神对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

辅导过女儿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 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 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 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这四个问题是: **********************************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 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 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 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 信心; 第三个问题: 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 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 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 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 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 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 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 如果孩子 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 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的稳定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 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 是“伴随孩子成长”。 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 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 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其实是一种无形害! 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 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 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 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 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 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 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 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 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小如反掌的事情了。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三分教,是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只会让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对孩子要保有耐心, 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 孩子的成长,需时日和世事的打磨 ,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揠苗助长,只能得不偿失。 父母有慈爱的德行修养,子女就会善根福德的教顺。 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 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 孩子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 孩子生长于无助中,便学会了抱憾。 孩子生长于荒唐中,便学会了羞愧。 孩子生长于嫉妒中,便学会了怀恨。 孩子生长于羞辱中,便形成罪恶感。 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 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 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 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 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 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 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 孩子生长于公平中,便学会了公义。 孩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 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

Tuesday, April 1, 2014

「羅伯」的故事

十九世紀美國西部,體型碩大、機警勇猛的灰狼成群地奔馳在大草原上,以野牛為食,當地的印第安人稱牠們為「具有激烈性格的野牛獵者(Buffalo - Hunter)」,更對其卓越的狩獵能力懷著深深的敬畏。然而,在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者眼中,狼群卻有如惡魔的化身;每一聲狼嚎,總讓人膽顫心驚。對北美印第安人來說,那種如同電影「與狼共舞」所演的,與狼保持亦敵亦友的關係是確實存在的。他們與狼群共同生活了數千年,互相敬畏、和平共存,微妙地維持著土地上的生態。但自從白人移民者入侵之後,白人開始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首當其衝的便是狼群,移民者對狼群恨之入骨,非要將其鏟除乾淨,於是移民者與狼的戰爭從此展開,狼的惡運也從此開始。聰明的移民者以狼的食物做下手的對象;1870~1880年間,移民者開始以攙雜著毒藥的野牛屍體做誘餌,毒殺狼群;再機警的狼也會有上當的時候,無數隻狼誤食毒藥,痛苦而亡。然而,其中有一隻名叫「羅伯」的大灰狼警戒心極強,不但從不上獵人的當,還領著妻子「布蘭卡」及其他四隻灰狼襲擊了約2000頭左右的牛隻,神出鬼沒地遊竄在大草原上;像是嘲笑人類般,不斷破壞陷阱,並在其上留下糞便。白人移民者對牠毫無辦法,空有滿腔的怒火,精心設計了一個又一個的陷阱,但根本捕捉不到牠和她的夥伴;牠的聰明冷靜,換來了『1000美金,取「羅伯」首級』的獵殺令。故事的悲劇是從布蘭卡開始,布蘭卡有一天終於被鋼夾陷阱所捕獲;為了宣洩心中的仇恨,獵人們將布蘭卡放在以兩匹馬反方向緊拉的繩圈中;快馬奔馳拉扯,布蘭卡口噴鮮血、痛苦而亡;這一幕,羅伯冷靜地看在眼裡,並不顧一切地追逐布蘭卡的屍體直至被棄置的地點;獵人們無比的緊張,深怕在羅伯的復仇烈火中,無人可以倖免。沒想到第二天,羅伯踏進了佈置在牧場周圍的陷阱中,並就那樣地鎖在原地;隔天早上,獵人們發現羅伯已經斷氣,沒有掙扎、沒有外傷;就為了追隨牠摯愛的伴侶,羅伯背棄了另外四隻夥伴,孤傲的死在布蘭卡的身邊。被這種比人類更高貴的情操深深感動的獵人們,將羅伯的屍體搬進小屋,尊敬地擺在布蘭卡僵冷的屍體旁,讓牠們夫妻終於得以團聚,時間是1894年。「羅伯」的故事,從此成了美國大草原上傳頌不滅的「鬼狼傳奇」。

Sunday, March 30, 2014

逾越节的羔羊难题

难题在哪里呢? 头三本福音书说,主耶稣吃了逾越节的羔羊。 根据约翰福音,好象说主耶稣没有吃逾越节的羔羊。 我是说好象没有,因为在礼拜五在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祂就已经被钉十字架了。 你仔细读圣经的话,你看出这里有个难题,这实在是个难题,许多圣经学者,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到底神的话会不会说错?祂可不可能说了这一边而忘了那一边? 好象这个问题解决了,难处过去了; 不光是过去,而且最少给我看见一幅非常正面的图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是好奇要解决一个问题,但如果问题解决了,叫你看见一幅图画,叫你更爱主, 叫你看见神在祂的话里面所启示的,那么这个就有价值了。 逾越节是犹太人过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犹太人,根据四福音所记载的,好象只有法利赛人,撒都该人。 但是你如果知道第一世纪的历史,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告诉我们, 还有一班人,这一班人叫爱色尼人(Assyrian)。 所以有法利赛人、撒都该人,还有爱色尼人。 那么爱色尼人是什么人呢?约瑟夫给我们很清楚的描写。 自从《死海古卷》发现以后,这半个世纪以来,有许许多多的资料,让我们更明白这一班爱色尼人(Assyrian)。 1947年的时候,有一个牧童,经过那个地方,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瓦器,那就是最有名的《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叫我们对神的话有了更新的认识,虽不能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确有间接的关系。 不仅如此,因着这缘故,我们对于爱色尼人就有清楚的认识了。 现在我们才晓得,他们不仅住在死海的附近,他们和早期基督徒所居住的地方也非常的靠近。 假定早期的教会是在马可家里聚会的,那么根据考古的发现,在很有名的“马可楼”那一带附近,就有很多的爱色尼人。 不光那一带,连我们最熟悉的伯大尼也有这一班人。 你如果仔细注意,有三个城,是被爱色尼人(Assyrian)充满的,有一座城就是伯大尼。 我们主耶稣钉十字架的那一年,那个逾越节刚好是礼拜五,逾越节的预备日刚好是在礼拜五, 而且逾越节筵席的时候,也是安息日,所以这是大日子。 爱色尼人他们也是犹太人,他们也庆祝逾越节,却永远是在礼拜三; 他们吃逾越节的晚餐,永远是在礼拜二的晚上。 主最后的晚餐,讲到逾越节筵席的时候,无论是预备逾越节筵席,或者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 在马太、马可、路加的记录里面,没有提到羔羊? 主耶稣的的确确是在礼拜五钉十字架的,但是因为那是主在地上最后一次的逾越节, 主要和门徒吃逾越节的筵席,祂知道如果祂已经钉在十字架上,祂就不可能吃逾越节的筵席了。 所以因着这缘故,那么主耶稣和门徒吃逾越节的筵席应该就在礼拜二的晚上。 因此,所以为什么我们读圣经读不到羔羊。 这在预表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最后的逾越节,如果有逾越节的羔羊,就没有我们的主,因为我们的主就是那羔羊。 所以如果你明白这一点的话,你就知道说,基督教不是接着犹太教的。 我们的主的确是礼拜五钉十字架,祂大概因为那是祂在地上最后的一次逾越节, 并且知道自己在礼拜五就已经要被钉十字架了,为了借着这次逾越节设立祂的晚餐, 所以祂在礼拜二晚上就和门徒们一起吃逾越节的筵席,同时设立了晚餐,有饼,有杯,所以圣经里面就没有提到羔羊。 约翰有很深的感觉,所以,马太没有记,马可没有记,路加也没有记,但是他记下了。 不仅如此,他也记得,他第一次是什么时候遇见主的,就是当他的老师施洗约翰说:“看哪,神的羔羊”的时候。 因为就是那一句话,他的心就被主吸引去了,然后他和安得烈绕在主面前,他说:“拉比在哪里住?”那是什么时候? 圣经告诉我们:“约有申正了”。那是下午大概四点钟的时候,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当然有些解经的人说是早上十点,但是不管下午四点也好,上午十点也好,要紧的是经过了差不多六、七十年了,老约翰还记得。 他为什么要跟随主?因为听见说:“看哪,神的羔羊。” 每一个犹太人都知道神的羔羊是什么意思,逾越节的故事永远不能从犹太人心里飞出去。 感谢主,约翰看见了,他也记住了,约翰记得他所遇见的主乃是神的羔羊。 所以当施洗约翰说:“看哪,神的羔羊”的时候,约翰是个等候弥赛亚的人,这一天终于给他等到了。 神的羔羊,这是弥赛亚,这是人类的救主,是逾越节的羔羊! 第一班跟随我们主的门徒,有约翰,也许有雅各,有彼得、安得烈,还有拿但业、腓力,他们都跟随了主。 但是,当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有一句很特别的话:“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 弟兄姊妹,他不是跟随苏格拉底,他不是跟随孔子,“羔羊无论往哪里去,我们都跟随。” 喔,弟兄姊妹,这就是门徒。 现在约翰快一百岁了,他还是跟随主,他一辈子就是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都跟随。 约翰福音里面,有三个逾越节。 什么叫作逾越节?“看哪,神的羔羊。”又“看哪,神的羔羊。” 这就是约翰,他的日子不是自己来算的,他的日子是根据羔羊来计算的。 他说:“这是我第一年跟随羔羊,第二年跟随羔羊,第三年跟随羔羊。” 到了第三年的时候,约翰告诉我们,就在正月十四日的时候,我们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 约翰的描写,与别的福音书都不一样。 他说到牛膝草,为什么说到牛膝草呢?因为逾越节的时候,要用牛膝草来把血抹在门框上。 他告诉我们说,主耶稣的骨头没有折断,因为逾越节羔羊的骨头是不能折断的。 当一个人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大概10min,血压就降低50%,脉搏就增加一倍,没有多久后,因为心脏衰竭就死了。 这是十字架的苦刑。 不过那时候,大概在犯人的腰部,有一个支持的东西,等到那人快昏过去的时候, 他稍微动一动,本来在底下的血液又跑到上面来了。 如果把他的腿打断的话,那支持的东西对他就没有用了, 支持东西一没有,血液就往下冲,没有多久心脏因衰竭就死掉了。 这是根据德国的医生们所做的研究报告。 兵丁把和主同钉的两个人的腿打断后,来到主耶稣那里,见祂已经死了,就不打断祂的腿。 所以圣经告诉我们,“祂的骨头,一根也不折断。”(约十九:36)这是再清楚不过了。 到启示录的时候,说到羔羊升天,祂不只从死里复活,而且也升天了。 约翰怎么说?“那个羔羊是刚刚被杀。”祂的升天,约翰用羔羊来形容祂。 在旧约,羔羊在哪里呢?到了时候,施洗约翰自己作见证说:“看哪,神的羔羊。”约翰果然亲眼看见“神的羔羊。” 到了启示录第七章的时候,约翰有一个伟大的发现,这发现超过牛顿,超过爱因斯坦。 他说:“羔羊在宝座的中央。”(rev. 6:7) 你要解释整个宇宙吗?你要知道宇宙的能力从那里来吗?你要知道原子能的能力从那里来呢? 这个宇宙神是怎么创造的呢?为什么神把它连在一起呢?那个能力的中央是什么?宇宙的权柄在那里呢? 约翰告诉我们说:“羔羊在宝座的中央。”

Friday, February 28, 2014

小確幸

小確幸的意思是說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哪些是「小確幸」呢?很多事物都可以,只是你有用心去體會就成。 在文章中,村上說他自己選購內褲,把洗滌過的潔淨內褲捲摺好然後整齊的放在抽屜中,就是一種微小而真確的幸福。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巴哈

在畢理剛的著作中,有一本稱為《在神學家羣中巴哈》 十八世紀的音樂作曲家,承襲宗教改革之傳統,為馬丁路德後之掌門人,被稱為路德會的典型 信徒、傳道人、教師、神學家。 研究巴哈之專家白根保 在一九五O年紀念巴哈逝世二百年, 解釋了巴哈的另一稱謂:「第五福音書作者」。 當然,他的音樂不是福音,卻為福音之詮釋。這是他作品的福音功能。

Wednesday, January 22, 2014

母海豚自杀

在被捕捉的海豚中,有一头罕见的白化小海豚在与母海豚被迫分开后,母海豚再未浮出水面换气。 报道说,这头母海豚“可能因与小海豚被迫残酷分离而自杀”。 援引专家的话说,目前已知,海豚会在被囚禁后,在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情况下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