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8, 2010

2010海地強震過後唯一的醫生

瓦礫堆下的生還者究竟可以撐多久,其實很難說,
1995年首爾一座超級市場倒塌,一名生還者被埋了16天才獲救,
2004年伊朗大地震,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婦人,受困瓦礫堆下,九天後被救出來。
921地震台北東新大樓孫氏兄弟,也是在五天以後才獲救。

地震後的生還機會,有很大程度要看事發當下的狀況而定,
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受困的地方有空隙,空氣可以進入,裡面還有水,
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後,三名學童在被埋了五天後獲救,他們三個人被倒塌的校舍困住,屋頂垮下來,天花板已經碰到他們的鼻子,但是他們沒有受傷,
今天,海地也有一個五歲男童受困八天後得救,他身上沒有外傷。
-------------------------------

海地地震到目前為止,已經確定的罹難人數達到72,000人(Jan. 21),
泛美衛生組織現在說,二十萬人死亡的數字只怕都算保守了。
過去一百年來,全球發生的地震只有
1920年的寧夏大地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及
2004年南亞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死亡人數高於200,000人。
update:

海地地震罹難人數達到150,000人(Jan. 26)
230,000(Feb. 19)
4:53 PM
25 km away capital
----------------------------------------
CNN報導,身為傳染病專家的埃佛斯(Louise Ivers)12日下午到太子港聯合國機構總部,參加一個世界糧食計畫的會議,強震過後她逃到聯合國大樓的車道上,幸運的未受傷害,但幾分鐘後,她發現自己被350個以上的海地傷患包圍,這些災民湧到聯合國機構,試圖尋求醫療。

埃佛斯毫不猶疑的立即挽起袖子救人,她回憶說,她先為幾個大出血的傷患止血,一個女孩前臂以下皮膚全部剝離,血肉模糊。一名焦急的父親抱著傷重垂死的嬰兒,她無計可施,只能向心碎的父親說聲抱歉。

身為海地健康夥伴計畫(Haiti for Partners in Health)負責人,這位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與她的研究助理柯倫(Kim Cullen),開始收集一切可用的物資,當成醫療器材變通使用。

她們把路邊汽車的牌照取下,當成夾板,為斷肢者固定傷處;把襯衫撕成條,當成止血帶,克難的度過第一晚。

13日早晨,埃佛斯聽說聯合國機構在太子港機場旁設立了一座臨時醫院,帳篷內收容了50名傷患,於是她把自己手邊初步包紮的100名病患集合起來,到臨時醫院求助。到了臨時醫院,她開口問:「這裡由誰負責」時,只聽到傷患回答說,「你」。因為,她是那裡唯一的醫生。

14日晚間,帳篷又湧到約50名傷患,使埃佛斯親手處理的病患超過200人,其間也有少數其他醫生加入,但主要還是由她獨立支撐。在海地工作七年的埃佛斯說,登門求助的全是外傷病人,在沒有醫療器材、沒有止痛藥的情形下,要處理這麼多傷患,其間經歷將使她畢生難忘。

直到14日下午5時,邁阿密大學醫院的兩名外科醫生攜帶外科醫療器材趕到,埃佛斯才首次為災民看到一絲希望,但她仍堅守崗位,不肯後撤。直到15日凌晨2時,埃佛斯第一次坐了下來,前後48小時她不眠不食,甚至沒有時間坐下來喘一口氣。
----------------------------
TW駐海地大使館祕書鄭鴻基有二項任務,一是護送僑、眷到邊境,一是迎接特搜隊,然後引導特搜隊至太子港。天下做父母的,都祈禱自己永遠不要遇到鄭鴻基的第一項任務,因為他護送的人士中有他的妻女,這個月才從台灣到海地來,希望一家人快快樂樂的過個寒假。沒想到僅僅四天就碰到大地震,不但要分別,而且是把摯愛的丈夫、父親「拋棄」在已是無政府狀態的亂局中。當一家四口在車隊旁緊緊相擁告別時,掉淚的不只他們一家人。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