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諸聖節 (All Saints Day)追思已亡節(All Souls Day)

十一月一日,諸聖節 (All Saints Day)。
起源於BC835年,教宗額我略3世Gregory III, 731-741
固定在11月1日為諸聖膽禮,
普世教會在此日紀念諸聖,是教宗額我略四世(Gregory IV, 827-844)
以紀念天國的諸位聖人聖女。

教會為表揚信徒忠於上主的典範,善度在世的一生,而冊封他們為聖人,
好使其他信徒能效法他們的榜樣,作為遵循的目標。
在這一天,信徒應當感謝和讚美上主,因為衪賞賜天國永生的真福,
我們亦祈求天國諸聖代我們轉禱,好使上主能接納我們的禱告。
另外,教會將翌日定為追思已亡節 (All Souls Day),為已亡的靈魂祈禱,希望他們早登天國。

萬聖節與諸聖節又有何關係?只是相差一天這麼簡單嗎?
可是一個滿是牛鬼蛇神,邪氣得很;
另一個剛剛相反,正大光明。
那麼要查一查字典,看一看萬聖節 (Halloween) 一字的意思。
這是解作 All Hallows Eve,而 Hallows 是指聖人。
所以萬聖節是諸聖節前夕的意思。

現代人的萬聖節則與此神聖慶典毫無關係,
而是由歐洲凱爾特人在BC500年帶入愛爾蘭的「死節」與「鬼節」演變過來的.」
諸聖節是天主教移風易俗, 把凱爾特人的鬼節變成紀念殉道聖人的節日.
可以說, 先有萬聖節, 再有諸聖節.

萬聖節原本是用來"嚇鬼"的, 現在已給西方人變成消費狂歡、大搞派對的節日.
對於鬼神, 這種"坦然"和"幽默", 在中國還是少見的.
中國的鬼節, 一向都沒有那麼"好玩", 鬼神、妖怪在中國文化裏都是教人震懾、敬畏的.

談到死亡, 我想起中國人說"未知死, 焉知生". 西方人呢?
近年熱賣的一本書Tuesdays with Morris, 其中有一句,
就是When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learn how to live.
記得以前學校有一個叫"墓誌詺"的遊戲, 玩法是由學生替自己將來的墓碑擬撰碑文,
藉以反思人生. 碑文一般都交代死者是誰和總結死者的一生.
學生在年青的時候, 想想自己的碑文, 想想死亡與人生, 可趁青春訂立人生目標.

不過, 我未嚐過死亡的滋味, 而死亡對我來說又看似遙遠, 所以總覺得這個遊戲"有難度".
那麼, 我如何"知死而知生"呢? 其實, "知死", 可以是參照別人的死,
意思是看聖人、偉人的傳記, 參考別人的人生, 參照別人的人生目標.

講到人生目標, 我聽過一位基督徒說, 他那份賺錢糊口的"正職"其實只是一份兼職,
至於真正的"正職", 他還在尋找, 因為正職該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要窮一生的精力去追求.
大家別以為他遊手好閒, 雖然他嘴裏說沒有正職, 但卻是個非常虔誠和熱心的基督徒,
他的人生相信有一半是用來事奉教會的. 這種關於正職、兼職的說法, 我覺得很有意思.

不過, 千萬別誤會我是這種熱心事奉的教友. 也許是在為自己找借口,
我總認為, 花多少時間事奉主, 花多少時間應付生活所需, 各人的處境不同,
大家的選擇也就自然不一樣. 總之, 聽到甚麼召叫, 就回應甚麼嘍! ^_^

諸聖節將至,
假若在狂歡之餘, 能趁機想想死亡, 想想人生,找個學習對象, 也是好的.

---------------------
諸聖節11月1日(Feast of All Saints)

早期,基督徒習慣在殉道者致命的地方,舉行隆重的追思紀念;
到了第四世紀時,彼此鄰近的教區開始交替地慶祝這些慶節,並將聖髑分開轉送到各地;
同時,也開始加入一些共同的節慶,就如同史載
聖巴西略(St. Basil of Caesarea)邀請
龐多省(the province of Pontus)的主教共同慶祝一樣。

一般來說,同一批殉道者是在同一天致命的,因此同時紀念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到了羅馬刁克仙皇帝(Diocletian)的時代,大舉屠殺和逮捕基督徒的結果,
使得殉道者的人數急劇加增,於是原先單日紀念一批殉道者的作法便已不敷使用;
況且,教會也認為每位殉道者應都享有適當的敬禮,
因此便為所有殉道者指定了一個共同的節日予以紀念。
歷史文獻中,最早如此紀念的是安提約(Antioch)的教會,
他們當時選在聖神降臨後的第一主日舉行;
同時,我們也能在敘利亞的聖厄法廉(St. Ephrem the Syrian ,373)與
聖金口若望(St. John Chrysostom, 407)所留下的74th篇講道稿中看到相同的描述。
最初,這慶日只紀念所有的殉道者與洗者若翰;
稍後,列品程序建立後,其他聖人才一一逐漸加入。

早在AD411年時,迦采東的教會年曆(Chaldean Calendar)就有這類特別的紀念了,
名為「Commemoratio Confessorum」,時間是在復活節後的1st星期五;
稍後,到了第七世紀的初期,由於聖人的遺塚,在掠奪者的搜刮下,早被破壞殆盡。
於是,教宗邦尼法斯四世(Pope Boniface IV)便以28輛的馬車,收集聖人們的骨骸,
將其重葬在羅馬人奉獻給眾神的「諸神殿」(Pantheon)之下;
並在610年的五月13日,將此「諸神殿」(Pantheon)奉獻給童貞聖母與所有殉道聖者,
並且規定每年都應如此紀念。

按可敬者伯達(Venerable Bede)的描述,
當時教宗的想法就是:「原先人們在該處所崇敬的是魔鬼而非諸神;
但以後,人們要在此處紀念這些殉道的諸聖了。」(On the Calculation of Time)

最後,固定在11月1日舉行的是教宗額我略三世(Gregory III, 731-741),
他首先在聖伯多祿大殿裡,將一座小堂奉獻給諸聖,把紀念日期固定在每年的11月1日。
至於普世教會在此日紀念諸聖,則是
教宗額我略四世(Gregory IV, 827-844)在位時達成的,
因為是他將這原本屬於地方性的慶祝,推廣至整個教會裡慶祝的。

---------------------------------

追思已亡(Feast of All Souls):11月2日

教會很早便開始鼓勵教友為亡者祈禱了,且還將其視為是一種基督徒的愛德行動。
聖奧斯定就曾說過:「若我們不曾關懷亡者,我們為他們的祈禱,就不會成為習慣。」

然而,由於民間有許多關於亡者的迷信,以至於中世紀之前,從未有過紀念亡者的隆重禮儀。
直至中世紀的初期,隱修會開始每年固定地為已亡的會士祈禱時,對亡者的紀念才開始興起。

十一世紀的中葉,法國克隆尼修會(Cluny)的隱院院長聖奧迪羅(St. Odilo)明令:
所有克隆尼修會的隱士,應在每年的11月2日,也就是「諸聖節」的次日,
為亡者奉獻特別的祈禱以及詠唱日課。
最後,追思已亡的習俗,便從克隆尼修會傳遍至整個羅馬教會。

這個慶節的神學基礎便是對於「人性脆弱」的認知;
因為甚少人能在此世達至成全的境界,因此,與其帶著罪惡面見天主,
不如在面見上主前,能有個階段全然地淨化,這顯然是必要的。
為此,特利騰大公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宣稱:
這種淨化的階段是必要的,且生者為亡者的祈禱也能加速這種煉淨的過程。
The council eventually met during 3 separate periods
(1545-47, 1551-52, 1562-63)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3 different popes (Paul III, Julius III, Pius IV).
All of its decrees were formally confirmed by Pope Pius IV in 1564.

後期,更加信仰方面的本質,就在節日的慶祝中被突顯了出來,
這在各地慶祝的方式中可見一般。
例如:公開的遊行、在亡者的墓前弔謁、在墓碑前擺設花與蠟燭等等。
這種紀念與慶祝,在墨西哥更是盛大。
---------------------------------
Ninety-Five Theses in 1517
95
Martin Lutho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